關(guān)于修身的方法,《墨子 修身篇》中強調(diào)如下幾點:
一業(yè)精于勤。古今不少大家名人對于勤奮都做過許多精辟的論說。荀子認為:“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東漢的張衡說:“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唐代大文豪韓愈告誡我們:“業(yè)精于勤荒于嬉”。墨子說“君子力事日強,愿欲日逾,設(shè)壯日盛。”君子努力,做事日漸強盛,愿望日漸遠大,建樹日漸宏偉。墨家的一舉一動,正是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墨子出身平民,沒有高貴的血統(tǒng)和后臺可以依靠,只能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一次墨子出使魏國,車廂里堆滿了書。他的學(xué)生覺得很奇怪,問墨子為什么帶那么多書,墨子回答說“昔者周公旦朝讀書百篇,夕見漆十士,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其修至于今。翟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nóng)之難,吾安敢廢此?”從前周公旦做宰相,早上讀書100天,晚上會見70士,所以他才能夠輔佐天子,現(xiàn)在我既不當(dāng)官又不種田,豈敢廢書不觀。墨家認為只有勤于事力量,才能強大,所以孟子說墨子“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莊子稱贊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勤能補拙,勤奮是一種磨練,是一種積累磨練積累到一定程度,畢竟就會爆發(fā),而每一次爆發(fā)之后帶來的就是力量的更加強大。
二克己內(nèi)省。墨子嚴(yán)格要求自己看到不求善行的人,被人攻擊不要嘲笑他,不要有怨氣,而是要反省自己是不是也不修行,是不是也有得罪人之處。墨子這種克己內(nèi)省法與儒家的“見賢思齊見不賢內(nèi)自省”、“ 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方法相同。內(nèi)省自慰、反躬自責(zé)是消除怨恨培養(yǎng)善行的重要步驟。
三存善防邪。墨子說“譖慝之言,無入之耳;批捍之聲,無出之口;殺傷人之孩,無存之心,雖有詆訐之民,無所依矣。”這句話是說不聽詆毀之言,不說攻擊的話,不生殘害別人的心里,如果能做到這一點,縱然好狡辯的人也沒有地方脾氣口舌。墨子告誡我們對人要心存善念,對不友好的人要有防范的心里,準(zhǔn)備對來犯之?dāng)骋獔詻Q打擊。
四求實戒虛。求實戒虛也就是為人要實在腳踏實地,切不可投機取巧,欺世盜名。墨子認為“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功成名遂。”行為不遵守信用,名聲必然受損,名聲不是無緣無故自己生出來的,聲譽不是無緣無故自己長起來。這些都要自己腳踏實地的去做,功到自然成。所以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干實至而名歸,沒有終南捷徑,更不可沽名釣譽欺世盜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