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国产视频,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18禁起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亚洲激情免费在线观看

  大校網站 中國散文網 聯(lián)系我們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教學天地 > 教師論壇

史鐵生《命若琴弦》賞析

  史鐵生是現當代被評論家認為最具哲學素養(yǎng)的作家,他的作品凝聚了殘疾后對生命刻骨銘心的感悟與理性思考,并不斷省察生命本質及意義。他由自己的殘疾而聯(lián)想到人類的殘疾與局限,由對個體的關懷而上升到對人類的終極關懷。

  中篇小說《命若琴弦》講述了一老一少兩個瞎子帶著三弦琴游走四方的故事。師爺要老瞎子切實用心彈斷一千根琴弦,然后取出放在琴槽中的“藥引”去求醫(yī)取藥,就能獲得光明。但就在五十年后老瞎子彈斷琴弦取出“藥引”的一剎那,悲劇不幸發(fā)生了:老瞎子取出的是一張無字的白紙。生存的焦慮與無望的恐怖不只是襲擊著老瞎子,也讓讀者揪心般地領略到了。作者采取開放式的敘事,也就意味著悲劇還會在小瞎子們及其后輩的身上重復上演。老瞎子懷戀起過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翻山越嶺、趕路彈琴,乃至心焦、憂慮都是多么歡樂,那時有個東西把心弦扯緊,雖然那東西原是虛設。他最終才弄懂了師父留下的話:“記住,人的命就像這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1]老瞎子體認到了師爺及其先輩們生存歷程和心路歷程的艱澀,又把那無字的藥方封在小瞎子的琴槽里,要求他彈斷一千二百根琴弦再去抓藥。老瞎子留給小瞎子的是一個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目的的意義不在于內容,而在于它的引導作用。老瞎子用一個謊言讓琴弦完成牽起一個卑微生命的職責,支撐徒弟生活下去。從一千根琴弦到一千二百根,簡單的數字上的增加卻將小說的生命意蘊進行了藝術的提升。“目的雖是虛設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緊,拉不緊就彈不響……永遠扯緊歡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張無字的白紙。”[2]“一千根琴弦”只是命運為我們虛設的一個謊言,一個虛設的目標,我們在彈斷一千根琴弦到發(fā)現無字藥方的追逐過程中,與命運不斷抗爭,從而體驗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發(fā)現人類與生俱來的精神和意志,實現自我價值和生命意義的升華。人必須有樣東西可以證明生存的意義,琴弦就是老瞎子和小瞎子生命的支點。

  “生命的意義就在于你能創(chuàng)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于能夠鎮(zhèn)靜而又激動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3]史鐵生通過《命若琴弦》傳達出他對于生命意義的思考與深刻的認識:生命的意義在于過程!

  《命若琴弦》被很多評論家視為史鐵生創(chuàng)作經歷的一個轉折點。的確,這部小說可以看作是史鐵生表達生命問題思考主題的一個標志性作品。史鐵生自己說過,在《命若琴弦》之前他寫的是殘疾人,這是一個個體問題;《命若琴弦》之后,他發(fā)現所有人都是殘疾的,便開始寫人的殘疾,這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是整個人類面臨的困境。他創(chuàng)作的全部主題,都是以愛去拯救人類,拯救人類處于困境中的精神。[4]

  參考文獻:

  [1][2]史鐵生.《命若琴弦》[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264。

  [3]李奕詩.當代“約伯”苦難與救贖——史鐵生論[D].蘇州:蘇州大學,2008:3-30。

  [4]李尤娜,孫北平.試論史鐵生創(chuàng)作對人生意義的探索[J].安徽文學,2008,(12):373。

文學與新聞系 蘇靜

最后更新
熱門點擊
  1. 如何構建和諧的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
  2. 論三毛作品的藝術風格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培訓學習心
  4. 淺析柏拉圖的“哲學王”思想
  5. 紅色特工之王
  6. 史鐵生《命若琴弦》賞析
  7. 乒乓球發(fā)球之旋轉球的接法
  8. 公共管理學科的發(fā)展現狀及未來機遇與挑
  9. 學習《中庸》心得體會
  10. “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