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張藝謀為我們獻上了他從影三十年的導演作品——《影》。這是一部帶有強烈中國風的武俠動作片,該片講述了圍繞荊州收復過程,以沛王與都督子虞的明爭暗斗,表現(xiàn)了境州作為從小被子虞囚禁的替身,努力尋回自由的故事。
武俠片是中國獻給世界影壇的一種類型化電影,本片作為帶有懸疑風格的武俠電影,其中“八卦”思想的運用在影片視效和戲核上都有所體現(xiàn)?梢哉f,這是導演張藝謀個人“宿命論”思想的一種符號,與國外的“塔羅牌”在電影中的意義大同小異。
都督夫人小艾就扮演著一個在八卦圖上占卜的“先知”角色,她占卜的兩句話在片中一一應驗。第一句卜辭:“這卦至陽至剛,沒有女人的位置”,于是片中的兩個主要女性角色青萍和小艾分別落得戰(zhàn)死和守寡的下場。第二句卜辭:“卦象已動,七日時成”,于是在七日連雨后,沛國成功收復了荊州城。不同于早年拍攝《紅高粱》《秋菊打官司》《活著》時反映出的強烈抗爭精神,《影》更多傳遞出一種“命中注定”的悲劇色彩。
本片開場的聲畫組合方式是一種聲畫分離的妙用,主人公小艾的喘息先于畫面內容出現(xiàn),使觀眾產(chǎn)生了種種遐想,即抓住了受眾的“期待視野”。德國接受美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曾提出“期待視野”理論,即接受者在進入接受過程之前,會根據(jù)自身的閱讀經(jīng)驗和審美趣味,對文學接受客體進行預先估計與期盼。張藝謀充分運用了“期待視野”的美學原理使得電影開場效果別出心裁。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觀影者盡快進入敘事環(huán)境中,排除影院內的環(huán)境干擾。實際上,第一個鏡頭并非導演在使用倒敘結構,《影》的第一個鏡頭是小艾在展示片頭字幕里“此刻她正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的具象化圖示,即小艾手拉門把手,透過縫隙向外看時驚恐喘息的近景。這一設計緊密承接字幕內容,表現(xiàn)了小艾在抉擇前對于整個事件的回憶內容,她腦海中閃現(xiàn)的回憶就構成了整片,這是張藝謀的一個妙思。
一向善用小景別的張藝謀在《影》中,較多使用了大景別。為了表現(xiàn)全片“八卦式”編劇思路,他運用了較多大景別,不帶入過多導演主觀色彩,將思考權還給普通人。一般來說,小景別會讓觀眾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心理感受,出現(xiàn)設身處地的認同感;大景別的鏡頭則是客觀中立的,讓觀眾置身事外,理性的看待事件發(fā)展。
眾所周知,電影中重要人物的出場方式主要有兩種:以歐洲電影為代表的出場方式:重要人物滯后出場;以美國電影為代表的出場方式:重要人物最先出場,因為好萊塢明星制下,一切為票房服務,明星即票倉保證。本片中,直到開場近四分鐘的時候,主人公子虞才出場,而在此之前,幾乎每個人的討論話題都圍繞著子虞去哪里了、子虞做了什么,緊張討論的氛圍,具有強烈的懸念感,符合影片懸疑感十足的調性。
值得一提的是,《影》的美術設計也頗具匠心。比如都督府背山面水,府邸背面是一座大山,因而無法撤退,府邸前三面環(huán)水,故而難以逃離,導演意在通過此環(huán)境設計暗喻子虞孤立無援的處境。同多數(shù)電影里的密室一樣,本片中的密室并非是開門見山,走進機關即見洞天,而是有一段極其狹長的窄道才進入密室主體。這樣的空間設計則是為了以物理距離的延長來增加觀眾的心理認同,體現(xiàn)密室的隱蔽和進入私密空間的艱難。
閱罷本片使我想起黑澤明的《影子武士》,該片講述了日本戰(zhàn)國時代,武田信玄擊潰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的聯(lián)軍,卻急死于軍中,危難關頭幾個家臣秘密找出一名面容酷似信玄的盜賊假裝信玄以穩(wěn)定軍心,并維持了三年之久的故事。這一部《影》算是張藝謀給他的偶像黑澤明獻上的一份不錯的致敬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