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生活訓練”作為表演專業(yè)大一年級教學的核心板塊,對學生對人物的正確理解和今后塑造劇本中鮮明的角色有著重要的作用。作為青年教師,我個人非常注重于“觀察生活訓練”這一板塊的教學引導,同時也在這一階段對學生提出較高的要求,只有完全達到舞臺標準才能通過這一部分的考核學習。
一、什么是“觀察生活訓練”
“觀察生活訓練”顧名思義即長時間的體味觀察對象的日常生活,或觀察與觀察對象有關的事件。“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們戲劇舞臺上呈現(xiàn)出的所有人物都是生活中許多鮮明人物的縮影。例如,鞏俐老師在拍攝《大紅燈籠高高掛》時,就在鄉(xiāng)下住了3個月來體驗地地道道的農民是怎么生活的,才能塑造出一個鮮明的被觀眾所銘記的經典農村婦女形象。
二、“觀察生活訓練”的重要性
要想在舞臺上塑造出深刻的人物形象,就必須向生活學習,融入生活,真實的去體驗。在這一過程中去觀察人、理解人、分析人,才能去表現(xiàn)人、塑造人。我們作為學生,不可能去將所有的角色的人物經歷去真正的經歷一遍,這就需要我們的學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選擇方便觀察的人物進行觀察和模仿,再根據所能掌握的信息撰寫人物小傳,有邏輯的推斷和分析人物后,再進行模仿練習。作為大一的學生,必須要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吸收養(yǎng)料,以豐富對生活中各種人和事的認知,才能夠更好的塑造角色。
三、如何選擇觀察對象
在大一階段,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以觀察人物為主,那么人物的選取就變得尤為重要。在選取觀察對象時,一定要從生活當中的小人物入手,例如市場上的攤主、各類工人師傅、公司白領、社會精英人群等各個生活階層里每日都可以見到的人群入手,切忌從喜劇小品或魔幻題材劇中找尋觀察對象,這些熒幕上的角色為了揭示某項人生哲理或傳達某類情感已經對人物進行了二度創(chuàng)作和處理,是不符合我們當下對觀察人物的要求的。觀察生活在最初階段需要的是最真實的觀察對象,我們對其進行由外到內的全方位的模仿后,再進行塑造,只有從真實的小人物觀察起,才能找到如何塑造一個真實人物的方法,讓今后的表演更真實、更立得住腳,才能被觀眾接受和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