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12月起,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翻譯部分由單句翻譯調整為段落翻譯,內容涉及中國的歷史、文化、d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等題材。這不僅需要應試者單詞量和單詞拼寫過關,還需要掌握語法,分析句子成分,學會中英文轉換的技巧。3月18日,筆者在財務1214班和1216班的大學英語課堂上做了此項練習,下面就結合翻譯的相關技巧,針對同學們在作業(yè)中暴露出的問題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
文章如下:“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傳說月亮在這一天最大最圓。中秋節(jié)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是最為人所熟知的故事。雖然各地風俗不同,但是賞月是最流行的活動。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人們會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上,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部分同學把“最圓”翻譯為circle,這是不對的。此處的“圓”應為形容詞性,和前邊的biggest并列,而circle是名詞“圓”;另外部分同學雖選對了單詞,但是沒有認識到round是單音節(jié)單詞,而翻譯為the most round同樣也是錯誤的。
因此,在翻譯時首先要考慮到詞義的選擇:正確選詞是保證譯文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選詞的時候要注意詞義的廣狹、所處的語境、詞義的褒貶和感情色彩。詞類轉化同樣重要:漢語在語言上多使用動詞,而英語呈現(xiàn)出名詞化和介詞化的傾向。所以在漢譯英時,要適當轉換詞性,可以使譯文更符合英語表達習慣。
此外,譯文在邏輯和形式上都應當體現(xiàn)出英語的特點。如果是單句,首先應該確定句子的主干和句型;如果是長句,則需要確立中心,根據(jù)上下文進行句子整合。
最后一句在翻譯時就是如此。在進行整合時,可以是“全家人圍桌而坐目的是賞月、吃供于桌上的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談”;也可以是“人們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上,然后并列的動作是圍桌而坐,共賞明月”。由此可見,確立主干很關鍵:組織英語句子時,始終不能脫離“主——謂”主干這一總的框架,然后在進行相應的時態(tài)變化、語態(tài)變化、句式轉換(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強調句、倒裝句等)、增加定語、狀語、插入語等。語序調整也很必要:漢語的定語放在中心詞前;而英語的定語位置分前置和后置兩種,單詞充當定語時通常放在中心詞前,而短語和從句則放在其后。
總之,注重單詞量的積累和單詞的拼寫,同時掌握語法,培養(yǎng)分析句子成分的能力,這樣才能在翻譯這個題型上拿高分。
大學英語教研組:王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