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日,我參加了我院第三屆青年教師授課大賽。參賽選手來自我院6系兩部,經(jīng)過初賽選拔,最終共有17名教師參加了決賽。在比賽中我幸運地得到了諸位專家和評委老師的肯定,并獲得了第一名。參加完此次比賽后我有很多的感想:
1. 過程的收獲遠大于結果
這次參賽使我經(jīng)歷了一次身心兩方面的磨煉,能夠代表外語系參加本次賽教也是我的榮幸。外語系有24名專職教師,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是共同特點是朝氣蓬勃,充滿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對工作的激情。經(jīng)過初賽和復賽,當系上通知我將和其他兩位老師代表我系參賽時,我既感到興奮,又背負了壓力。在準備比賽的三個星期里,總是在心里掛著、腦子里想著。一開始心情興奮,但到準備時又因為自己的思路與他人觀點的不一致而變得心亂如麻,而在觀摩了其他教師的講課后更是對自己的教學方案舉棋不定,一直到即將比賽時還心情緊張。我為自己能有幸感受其中的磨煉而慶幸,也為磨煉之后的提升而高興,這些收獲使我久久難忘。
2. 堅持教學方法改革,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上個學期以來,我們外語系全體教師在系領導的帶領下,深入探討課堂教學改革,明確提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要求課堂上精講多練,有序組織各種互動環(huán)節(jié),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中當好導演,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我們在組內(nèi)互聽互學,相互探討教學方法。同時,我們堅持組內(nèi)集體備課,在統(tǒng)一進度和難點重點的前提下,提倡方法各異,百花齊放。系主任在我們的聽課總結中給我們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力求改革以往課堂教學中教師“滿堂灌”的啞巴式英語學習方式,強化以學生為主體,加大與學生的互動。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所有的大學英語課堂反響良好。這也加強了我們進行教學改革的決心和信心。因此,我的這次試講,其實是吸取了全系各位老師的教學經(jīng)驗,是大家共同努力和外語系教學改革共同的結晶。
3. 不斷反思,明確短板,更上一層樓
盡管這次賽教肯定了我的長處,但經(jīng)過專家評委的指點和我自己的反思,也發(fā)現(xiàn)了我在講課中存在的許多缺點;一是手勢過多。正如評委老師所說,過多的肢體語言可能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有時會分散同學的注意力或顯得準備不夠充分、不夠自信;二是語速過快。這樣有可能縮小了學習者充分思考回味的余地,影響學習效率。所以一定要控制語速,使語速與學生的記憶相匹配,共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這次賽教活動讓我收獲頗豐,讓我對該如何準備課、如何上好課、如何反思總結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對自己還應該學習及堅持的東西更加的明確。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英語教師。
(作者榮獲我院第三屆中青年教師賽教一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