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是炎熱的意思,稱“大暑”,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熱的節(jié)氣。
一般說來,大暑節(jié)氣是華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shù)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xiàn)最頻繁的時期。
大暑前后氣溫高本是氣候正常的表現(xiàn),因為較高的氣溫有利于大春作物揚花灌漿,但是氣溫過高,農作物生長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結實率明顯下降。華南西部入伏后,光、熱、水都處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為促進,形成對大春作物生長的良好氣候條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澇。華南東部這時高溫長照卻往往與少雨相伴出現(xiàn),不僅會限制光熱優(yōu)勢的發(fā)揮,還會加劇伏旱對大春作物的不利影響,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還應該根據華南東部的氣候特點,改進作物栽培措施,以趨利避害。
炎熱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開的季節(jié),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氣愈熱香愈濃郁,給人潔凈芬芳的享受。高潔的荷花,不畏烈日驟雨,晨開暮斂,詩人贊美它“映日荷花別樣紅”,生機勃勃的盛夏,正孕育著豐收。
中原地區(qū)一年中最熱的天氣應在夏至到大暑期間,大暑既至,高溫至頂。因此,大暑過后氣溫便呈波浪遞降趨勢。故到了下一個節(jié)氣便是立秋,意即秋天到了,夏天該“隱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