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舜貴為天子,以孝德治天下、王祥臥冰求鯉、吳猛恣蚊飽血,這些古人的孝行是現(xiàn)代人生活中的典范。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大多數(shù)的東西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包括人的生命,但是孝這種行為卻可以流傳不息,F(xiàn)在在國家改革開放的潮流中,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越來越密切,這就使一些人開始盲目的追求西方文化,進而忘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孝德。在當(dāng)代大多數(shù)的年輕人只是記得伴侶和孩子的年齡、生日,對于父母的年齡和生日他們往往是不知道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學(xué)習(xí)的一篇古詩,道理都懂,但是真正做起來的人又有幾個呢?我們的生命是父母所給的,我們的成長是用父母的汗水和辛苦換來的。我們都知道要知恩圖報,對待別人尚且可以,為什么對待父母就不行了呢?烏鴉知反哺,小羊會跪乳。更何況是人呢?因此我們要做到知父母情報其恩,這也是我們做人的根本。
何謂孝,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立身做人的行為典范,是教育人的開始,也是教育人的最終歸宿。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就是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從小開始,從我開始。
當(dāng)然孝行并不是說讓每個人都要錦衣玉食的供養(yǎng)雙親。生活中人的能力大小是不同的,我們只需盡其恭敬之心足矣,在外工作的子女;丶铱纯;在家的子女能夠盡自己所能使父母舒心愉快,亦為孝行。曾子注《孝經(jīng)》以教化后人,使這種傳統(tǒng)美德得以發(fā)揚光大。孝行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并不容易,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