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四月的天終于有了漸暖的意向,我在西北大學現代學院任職公寓管理員已經近十個年頭,真是白駒過隙,時光飛逝。
近幾年來,我一直在六號公寓工作,每天對事情的安排井井有條,學生們行經大廳時總會微笑的向我打招呼叫聲阿姨好,但我總是在閑暇時間里不經意想起以往的工作歲月。那是2008年,我剛來學院,就在6號公寓樓工作,認識了張亞莉老師,我們朝夕相處,共同為學生服務,當時我們工作是兩班倒,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兩人分工明確,在三年的工作期間,彼此都是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從來沒有因工作或私人問題出現過分歧或者爭執(zhí),上班的日子就像山間涓涓的細流,溫柔安靜的流淌著。想起每年大年三十都剛好輪到我值班,可是大年初一的早上,都能看到她匆匆的身影,急著來接班,我就問她:“你怎么來這么早,還沒到交班時間呢,”她總捋著頭發(fā)笑著說:“年三十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你每年都三十上班,所以我來早些,你也能早回去,跟家人吃頓熱乎飯,也幫著婆婆置辦置辦呀!”聽到這些話,鼻頭總會酸酸的,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感激的話我們從來不說但我們彼此都懂,就這樣,我們倆在體諒和謙讓中度過了美好的三年。
每每想到當時張亞莉老師的笑容和話語,我全身的血液就像活了一般,在身體里開始沸騰。她懂得用愛讓工作變得有趣,她在工作當中將自己的溫暖、包容和理解傳遞給我們,也正是因此,我們六號公寓樓的幾位工作人員一直以來都保持著和諧的工作氛圍,每一個人都能夠盡職盡責,就像沐浴在陽光里。
我能夠繼續(xù)在這任職公寓管理員,和一屆又一屆可愛的學生相識,始終將包容理解和愛放在工作的最前頭,日常生活亦是如此。懂得換位思考,懂得責任感,懂得什么叫道德,周圍的人才能夠用真心和自己交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辦不到的事情,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迫別人去做,如果一味的逼迫對方,那這種人無異于沒有血性和良心的機器。
現在不管做什么,都講求兢兢業(yè)業(yè)。不管什么職業(yè)或者領域,都需要擁有強大體魄和精神的領導者為那些初出茅廬不知所措的新人給以清晰明確的方向和目標。我在當公寓管理員的這幾年中,始終不忘以身作則,首先對自己就有很高的約束和要求,職業(yè)道德和包容理解互相提升,并且循序漸進的將這種工作要求融入到和同事共處的環(huán)境中,我們相互理解,相互扶持,遵守上級的正確指示,同樣人性化的服務和幫助學生們。而我們所付出的已經有所回報,就是愛和快樂。
我們是平凡人,過著平凡的生活,可看似普通無波瀾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卻是滿溢的正能量,有愛、有責任感、有包容、有理解還有來不及說再見的回憶和滿是希望的未來。
總務處:李小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