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系(部)發(fā)展中心在經管樓219教室圍繞師德師風建設、課堂管理的方法與藝術、陜西文學觀等內容組織開展了本周學習例會,系(部)發(fā)展中心副主任陳志強,各二級院(部)負責人、全體教師及系(部)發(fā)展中心工作人員參加了本次學習活動。
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fā)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并提出將師德師風納入日常管理,嚴重違紀者將終身禁止從教。為引起我校教師對師德師風建設的足夠重視,由體育教學部楊問新老師帶領大家學習了《零容忍筑牢師德師風防線》,警示我校教師規(guī)范教師職業(yè)行為、嚴謹治學。
隨后,全體與會人員共同學習了《課堂管理的方法與藝術》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的視頻資料。針對部分教師課堂氣氛沉悶的問題,視頻中通過案例分析列舉了修飾姓名、故設懸念、化短為長、拓展語意等方法,幫助教師掌握課堂管理的方法,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
緊接著,由文學院執(zhí)行院長馮肖華教授作題為《陜西文學基本形態(tài)》的報告。馮教授指出,文學本身具有其魅力,融合了智慧學、情感學、心理學等,并表示好的文學作品能讓人心情淡定。馮教授還向大家推薦了陜西作家路遙《平凡的世界》、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等優(yōu)秀文學作品。馮教授指出,陜西是文化大省、文學大省,并從中國文化的源頭進行了深入分析。圍繞“陜西文學基本形態(tài)”的主題,馮教授主要從文學構體“三分天下”的格局、題材領域“城鄉(xiāng)軍工”的涉指、文本范式“三體并立”的標識、作家梯隊“三代支撐”的組合、風格樣態(tài)“各顯性情”的色彩五個方面系統(tǒng)講述了陜西文學觀。在文學構體方面,陜南、關中、陜北地緣特點決定了文學風格的不同,但都具有現實主義文學的本色,表現為以關中為軸牽引兩翼的總趨勢。在題材領域,由于陜西作家觀念的滯后性,缺乏未來意識和世界意識,陜西當代文學的題材范圍多以本土鄉(xiāng)村題材為主,大都市、大西安及科技題材較少。在文本范式方面,小說、詩歌、散文“三體并立”,其中小說在文學文本中非常龐大、故事情節(jié)眾多,最受陜西作家青睞。在作家梯隊上,第一代作家在革命斗爭中成長,為陜西文學奠基。在風格樣態(tài)上,陜北文學蒼涼、豪放;關中文學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表現出質樸和理性;陜南文學娟秀柔婉“各顯性情”。
最后,系(部)發(fā)展中心陳志強副主任宣讀了《關于印發(fā)<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教學事故的分類及處理辦法>的通知》(西大現代發(fā)【2019】32號),并表示《辦法》的出臺是學院從嚴治校、從嚴治學的集中體現,請各二級院(部)遵照執(zhí)行,提高日常教學管理的規(guī)范性,防范和減少各類教學事故。另外,陳志強副主任就近期教學信息進行反饋,并對期末各二級院(部)工作總結以及期末結課、命題、監(jiān)考、閱卷等工作進行了部署。
本次學習例會為我校教師發(fā)展、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以及本學期各院(部)教學工作完美收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最終,大會在《教工之歌》的旋律中圓滿結束。
系(部)發(fā)展中心 陳花艷

文學院執(zhí)行院長馮肖華教授作題為《陜西文學基本形態(tài)》的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