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綠皮書》上映以來,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電影在播放期間,影院笑聲不斷又時不時地讓觀眾笑中帶淚。每一個觀眾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都會不自覺地調(diào)動自己的生長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知識積累、興趣愛好甚至理想信仰,會根據(jù)自己既有的認知對影片進行評判。于是,每個人看到的都是不同視角下的影片,對影片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評價。
在社會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范式代表了科學家們對待和闡釋世界的基本方式不同。社會學研究范式著眼于社會事實范式、社會定義范式、社會行為范式等角度,社會學家在研究和探討文本時,主要著眼于如何把角色、地位、性別、權(quán)力、階級、刻板印象、使用與滿足以及價值觀等概念,套用在文本上。在此對電影《綠皮書》簡要進行社會學范式的闡釋。
影片主要講述了粗俗的白人司機和高雅的黑人鋼琴家的故事,白人司機為了生計接受了為黑人藝術(shù)家做司機的工作,兩個人一起不斷“南下”,前往南方進行巡演,一路上兩人從不斷產(chǎn)生矛盾到后來相互幫助,最后逐漸放下偏見……電影中的黑人鋼琴家高雅講究,白人司機卻粗俗不堪,這與我們刻板印象中對于黑人和白人的態(tài)度是不一致的,公眾的認知中大多都是黑人為白人服務,與現(xiàn)實形成了強烈的沖突。正是這種沖突為影片提供了一些喜劇因素,兩個人在“吃炸雞”這一細節(jié)上,隨著了解和交往不斷深入,彼此信任,從最初的沖突對立到最后合作建立友誼。
白人司機沖動莽撞,黑人鋼琴家優(yōu)雅理智,也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即便在南方被白人歧視、不能去高檔餐廳就餐,黑人鋼琴家依舊優(yōu)雅地保持理性,為自己贏得尊嚴;而白人司機動輒靠拳頭處理事情,也為自己帶來了一些麻煩,兩個人在對事件的處理態(tài)度上亦是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影片中有一句話:“暴力永遠不能取勝,保持尊嚴,才會贏得真正的勝利”,這句話是影片中的人物對話,更像說給每一個人。
對于影片中的人物來講,黑人鋼琴家的膚色是不可改變的“標簽”,他的藝術(shù)成就又是他不能完全融入自己種族的原因,所以他孤獨、痛苦、糾結(jié),隨著影片的展開,他也在時時刻刻與自己進行溝通與和解。“改變大眾的想法,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影片最后溫情的結(jié)尾更像是一個開放式的社會建構(gò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