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美國辛克萊廣播集團(Sinclair Broadcast Group)旗下近200家電視臺播出相同內容。辛克萊,是美國最大的廣播電視公司,旗下有193家電視臺、589個頻道,分布于美國的各個地區(qū)。此次有29個州以及首都華盛頓特區(qū)的66家電視臺被要求播出同一內容。他們共同朗讀的這段腳本內容是:“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具有偏向性的、虛假的新聞,已經太常見了。一些媒體通過它們的平臺來推廣自己的偏見。這對我們的民主非常危險。”
特朗普,這位第45屆總統(tǒng)和美國媒體之間的關系一直“交惡”,曾多次在自己的推特上發(fā)文攻擊媒體,批評媒體報道的是“假新聞”。2017年7月,特朗普還在自己的推特上發(fā)布了一段“痛打CNN”的視頻。顯然這200家媒體的播報內容與特朗普的觀點不謀而合。
美國一向自詡“新聞自由”,攻擊中國媒體體制,須不知其“新聞自由”背后“看不見的手”。政治經濟體制決定新聞體制,新聞機構不是獨立于社會政治、經濟之外的真空中,必然受一國之政治經濟體制限制。資本主義國家媒體與政府看似獨立,不受政治控制,享有“新聞自由”,但這種“自由”也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資本取代了政府控制了報刊,大的媒介集團壟斷了小的媒體,越來越多的媒體掌握在越來越小的人手中,所謂的“意見的自由市場”最終消失了,資本壟斷扼殺了意見的自由市場。
西方媒體以“第四權利”號稱,是獨立于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國家第四權力,但媒體從未脫離政治之外。曾經的“水門事件”讓公眾看到媒體迫使總統(tǒng)下臺的大快人心,但這只是個案。媒體永遠無法擺脫政治的影響,獨立存在。
此次近200家媒體視頻中播報的內容在辛克萊集團中叫做“必報內容”(Must-run segments)。辛克萊集團總部經常會制定一些報道內容,要求下屬223個電視臺進行反復播放,有時候甚至要求下屬電視臺一天播放9遍。
可見,新聞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任何社會意識形態(tài)下,媒體的所有制都會受政治、經濟制度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