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為什么學生好多單詞會拼寫,但卻聽不出來?原來對詞匯的掌握分為聽覺詞匯和視覺詞匯。聽覺詞匯指通過語音刺激能從心理詞匯中有效提取的詞匯,視覺詞匯指通過詞形刺激能有效提取的詞匯。能夠拼寫但聽不懂的詞匯就屬于視覺詞匯,視覺詞匯和聽覺詞匯是由大腦不同區(qū)域負責加工?梢姡蠖鄶(shù)同學的視覺詞匯大于聽覺詞匯,那么怎么增加聽覺詞匯的儲存量呢?
首先,需要認識對聽覺詞匯的重要性,很多同學認為學英語只要能看懂書面材料,會做題,就能在考試中拿高分,因而把英語詞匯學習局限在背單詞的范疇,認為背誦一本詞典就成英語達人了。從而止步于詞匯記憶,對其在真實語境中的語用,比如語音語調(diào)的變化,毫不在乎,對英語的學習非常局限。隨著大學英語四六級不斷改革,聽力分值比重不斷增大,目前已與閱讀的分值不相上下,可見,聽力的重要性已越來越多地受到重視,同學們也應及時跟進,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重心。除了依賴以往的背誦,還應多元化地輸入英語。
其次,盡可能的把視覺詞匯轉化為聽覺詞匯,從而全方位地掌握詞匯。在平日的聽力練習中,如果某個詞反復聽都聽不懂,對照參考文本卻能一目了然,那么就需要對該詞匯做個特殊標記,從而追溯其聽不出來的原因,比如自身的發(fā)音錯誤、重讀錯位還是連讀、略讀引起的聽力障礙,從而有針對性地一一改正。然后再反復聆聽包含該詞的聽力材料,從而讓它爛熟于心,最終實現(xiàn)對該詞的全面掌握。
最后,有意識地增加不同的輸入聽覺詞匯的方法。對于需要精讀的閱讀材料,不僅要看,而且要讀,而且是準確地讀。盡可能地將生詞或是視覺詞匯進行音形結合的學習。對于聽力材料,可以精泛聽相結合地輸入,同時由于人的感官是協(xié)同工作的,也可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視聽結合地輸入。
長期以來的重閱讀、輕聽說的教學導致了大多數(shù)同學的聽覺詞匯與視覺詞匯的巨大懸殊,要扭轉這一局面,不能只靠課堂內(nèi)有限的聽力學時,還需要同學自己首先轉變觀念,給予聽力學習一定的重視度,然后根據(jù)自身興趣,選擇符合自身的聽力輸入方法,從聽說讀寫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