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的實質將原語言(Source Language)的所表達的信息全面、準確地轉換成譯入語(Target Language)。漢語屬漢藏語系,是“意合”的語言,不太注重句子結構在形態(tài)上的完整,而是強調語義上的連貫;而英語屬日耳曼語系,是“形合”的語言,講究以“主謂”為中心的嚴密的邏輯結構。因此,在漢譯英翻譯時,不可能做到逐詞、逐字對譯,即使做到了,也會譯文變成晦澀難懂的、帶著翻譯腔的“中式英語”。因此,為了使譯文既能忠實于原文,又能語句流暢、清晰明確、合乎英語的語法規(guī)范及表達習慣,就要在漢譯英的過程中,將詞類進行轉換,也就是詞類轉換法(conversion)。
如,英語句子中往往只有一個謂語動詞,因此較多的會使用非謂語動詞、介詞短語、名詞或形容詞,而漢語句子中往往可以連用幾個動詞或動詞短語,因此動詞的使用會更多一些。如我們《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3》第二單元課后段落翻譯練習中就有這樣一句話:
“人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勤奮、勇氣、創(chuàng)意和決心邁向繁榮,而不是依賴于社會和他人的援助。”
這句話中“人們”是主語,“而不是”是表轉折關系的關聯(lián)詞,前后連接兩個謂語分別是“邁向”和“依賴”。是一句典型的較多使用動詞的漢語句子。在進行英譯時,為了更符合英語只保留一個動詞做謂語的表達習慣,就要考慮使用詞類轉換法。以下是教學參考書給出的譯文:
People should achieve their prosperity through diligence, courage, creativity and determination instead of aid from society or other people.
譯文中,將“而不是”譯成介詞結構“instead of”直接加”aid”, 省去了動詞“依賴”。這樣一來,譯文即充分表達了原文的意思,就顯得十分簡潔明了。
總之,要想提高漢譯英的水平,同學們需要在大量的練習中,不斷地研究和揣摩英漢語言的差異、活學活用老師教授的翻譯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