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的文章中,我提到了同學們應當在大學階段樹立遠大的理想,遠大的理想是我們青年人的精神之“鈣”?墒牵敶蠹医o自己確立理想目標的時候,有些同學疑惑了,明明在自己看來,這就是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為什么會被同學說成是空想或者幻想。為了解開大家這個疑惑,我在本篇文章中,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空想、幻想、夢想和理想之間的異同。
空想盡管也是一種對未來的想像,但空想是脫離實際的主觀臆想,不具有實踐性。我們都知道,在19世紀早期,出現(xiàn)了空想社會主義著名代表人物,他們是法國的圣西門(空想社會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傅立葉(空想社會主義的領導者)和英國的歐文。之所以稱之為空想社會主義,就是在當時,甚至是未來的社會條件下,都不具備實現(xiàn)的可能性。在中國古代的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人物趙括,不對戰(zhàn)場上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就在那里紙上談兵。這些都是空想的具體表現(xiàn)。
幻想和空想不同,幻想盡管在當時的條件下不具有操作性,受當時條件的制約,但不意味著將來可以實現(xiàn),比如科學幻想。中國古代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僅憑一種神力,就能奔月,這在今天也是不能實現(xiàn)的,與其說這是古人的理想,倒更像是他們的幻想。因為,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我們用另外一種方式實現(xiàn)了人類登上月球的想法,這項技術就是——載人航天技術。因此,幻想不意味著將來可以實現(xiàn),也就是說,也不意味著將來實現(xiàn)不了。
理想是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的發(fā)展目標的向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三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xiàn)。理想具有實踐性、超越性和時代性。理想還有許多類型,比如按照時序來劃分,有長遠理想和近期理想,按照內容劃分,有生活理想、職業(yè)理想、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我們給自己設定的長大后或者畢業(yè)后想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就屬于我們的長遠理想和職業(yè)理想。
夢想是對未來的一種期望,指在現(xiàn)在想未來的事或是可以達到但必須努力才可以達到的情況,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甚至其可以視為一種信仰。今天的每一個中國人都明白,習總書記帶領我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中國夢就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夢想。夢想是一個人會在長時間內都去堅持,并且持之以恒的想法,它為人們矢志不渝、百折不撓的追求理想目標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通過上面的對比解析,同學們現(xiàn)在應該明白了自己在樹立理想的時候,一定要通過我們學習的方法,甄別出我們的想法或者目標是否屬于理想,避免在經(jīng)歷了艱苦的努力后,才明白想法是空想或者幻想而對生活失去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