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法律的關系問題歷來是貫穿于整個法學尤其是法哲學的核心問題。古今圣賢都對此有過精辟的表述?鬃釉疲“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對于兩者的關系問題,眾多觀點的共同之處就是道德重在揚善,是由內而外的自律;而法律重在抑惡,是由外而內的他律。正所謂法可厚德,德可固法,道德與法律是一種唇齒相依的互動關系。具體來說,道德和法律的聯(lián)系表現(xiàn)在:一是擁有共同的價值目標,即為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增加美德、減少邪惡,維護社會的秩序和效率,保證社會正義和人類幸福等;二是有相似的要求和禁律,在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層面上常常表現(xiàn)出相互包含、交叉、兼容或重合的現(xiàn)象;三是都是由一定的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提出對人們的要求、職責和任務。
道德與法律的區(qū)別表現(xiàn)在:一是產生的歷史不同,法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而道德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歷史時期;二是產生的方式不同,法律是通過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修改和廢止的,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是由人類長期生活習慣等轉化而來的,依靠社會輿論和人們內心良知和信念實現(xiàn);三是適用范圍不同,法律劃分罪與非罪、合法與違法的界限,道德劃分善與惡的界限綜上所述,可以認為道德是法律的源泉,法律是道德的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