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轉冷,冬季跑步成為很多同學首選的鍛煉方法,跑步后隔天腿還是很酸痛,是繼續(xù)跑步還是等恢復?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學習:
第一、如何確定你的跑步水平不斷在進步?
比如說:過去你完成5組間歇跑的訓練后,肌肉要酸疼5天;經過三個月的訓練后完成相同強度的鍛煉,只會酸疼一天,這就是一個顯著的進步,代表你身體面對壓力的忍受能力增加了,訓練的頻率、強度可以開始繼續(xù)再調整加碼。
第二、跑步后隔天腿還是酸痛、是繼續(xù)跑步還是恢復?
運動后的酸痛;一般分為DOMS以及肌纖維撕裂兩種狀況;簡單說起來,因為肌肉受到過度負荷、產生過度張力的狀況下,大腦命令身體的肌肉成長,就是隔天還有酸痛的情況。
若是在短時間內,反復的給予同樣壓力,就會造成肌肉收縮不順暢,動作控制變差,容易造成運動損傷。一般來說,敏捷度、爆發(fā)力、技巧這些訓練后,組織需要兩天到六天的休息時間,才能夠提供足夠的休息。
特別要注意的是;所說的休息,并非躺在床上或是坐在椅子不動;有效的休息是盡快讓肌肉在理想的長度、關節(jié)在理想的位置。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在跑步后進行拉伸的原因。理想的拉伸,應該要在3-5分鐘內幫助訓練后的身體正位、恢復正常的活動度與動作控制。
二、合理運動3個標準:酸加、疼減、麻不練
1、酸加
酸脹其實是乳酸在作怪。乳酸是運動過程中,肌肉代謝的中間產物。乳酸在肌肉中積累起來,身體就會產生酸脹感。很多人往往因為這種感覺而放棄鍛煉,其實不對,這時繼續(xù)堅持有氧慢跑,恰恰可以有效促進乳酸分解,是利于身體的恢復。
2、疼減
鍛煉時或者鍛煉后,身體某一個部位如果產生疼痛感,這時要減少練習的次數(shù)或減小動作的幅度,以免加劇疼痛。
3、麻不練
如果跑步后,身體某一部分有發(fā)麻的感覺,這時候就要休息了。“麻”是發(fā)出的最后保護信號。是在告訴我們,發(fā)麻的部位已經喪失了部分感覺和運動功能,再練下去,就容易產生傷病。
冬季喜歡跑步的同學應該多注意一些身體機能的反應,正確合理的進行運動,避免受傷。
體育教學部 張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