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感過濾假設
美國學者克拉申(Krashen)關于第二語言習得的理論包括五個假設:習得和學習假設、自然順序假設、監(jiān)察假設、輸入假設和情感過濾假設。關于情感過濾假設,克拉申認為,學生即使可以聽懂或讀懂所接觸的語言材料,但這些材料不一定被人腦的語言習得機制所吸收,因為當學生出現(xiàn)焦慮、煩躁、厭倦等消極情緒時,人腦的語言習得機制對語言材料會出現(xiàn)“情感過濾”(affective filter)。學生的消極情緒越重,“情感過濾”就越大,語言的輸入效率就越低。
二、如何降低學生的情感過濾
1.選擇適當?shù)恼Z言輸入材料
雖然有些學生有學習英語的動機,但是一旦失敗,他們很容易喪失信心。因此教師在提供語言材料時,選擇學生能夠理解的輸入。克拉申認為,人們通過理解信息習得語言,換言之,通過接受可理解的輸入才能達到習得語言的目的。所謂的“可理解輸入”是指學習者聽到或讀到的語言材料的總體難度不超過學習者的理解范圍但又要向前邁一步.如果學習者目前的知識水平為 “ i ”, 那么輸入應為一個小的跳躍,要略高于學習者現(xiàn)有的水平,用 “i+1”表示。輸入材料如果太難,或者太容易,都不利于語言的習得。同時指出,接受性的語言行為,例如聽和讀在語言的學習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要提供足夠量和形式的輸入,語言技能的提高和語言的習得將會變?yōu)橹鲃。這樣,學生在理解教學內(nèi)容時困難減少,情感過濾水平降低,學習效果也會變得很好。
2. 對學生多一些贊揚
Krashen認為情感過濾是外語習得的限制因素,情感過濾太強就會在大腦中形成障礙,語言輸入就會受到阻礙,結果無法習得語言。隨著大學生年齡的增長,其情感過濾會逐漸加強。因此,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情感障礙低的語言習得課堂環(huán)境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場所,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將大大促進學習效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言行舉止對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減少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焦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表揚是對學生學習的肯定,它可以讓學生有成就感,增強學習信心,這樣,學生會受到極大的鼓舞,覺得學習英語是一件很輕松愉快的事情,從而喜歡上英語。
3.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學生如果跟老師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他們就會學得好。他們愿意與老師交談,也愿意聽老師的忠告,增強學習的信心。如果學生動機強烈,自尊心強,則焦慮減小,成績就更好,形成良性循環(huán)。由此看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降低情感過濾水平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促進學生學習的效果。
總之,在日常的教學中,只要老師注意輸入適當?shù)恼Z言材料、多表揚學生及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降低學生的情感過濾,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也會事半功倍,起到良好的效果。
師資科外語系:王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