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精準資助”政策的主導下,為進一步落實學生資助政策,切實了解貧困家庭學生實際情況,慰問和關懷我校家庭經濟困難同學,在我校老校長劉董事長和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專門組成了“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精準扶貧基層行慰問團”,派出專車千里巡訪位于延安、榆林等地區(qū)的重點貧困區(qū)縣的我校建檔立卡戶學生家庭。走訪團由學生處杜翠芳老師、林斌老師、劉姍姍老師、總務處曹老師一行4人組成。
7月8日清晨,伴著初升的朝陽,走訪團一行正式從學校整裝出發(fā)。經過崎嶇蜿蜒的山路行進,一路顛簸曲折,歷經7個小時,230公里車程,烈日當頭的正午,終于順利抵達走訪第一站:延安市洛川縣鳳犧鎮(zhèn)蘆家河村李同學家。
李同學是我校財管專業(yè)的同學,家中只有年邁的爺爺奶奶和讀小學年幼的弟弟,家庭負擔較重。爺爺奶奶知道我們是代表學校來看望李同學的,他們眼含淚花緊緊拉著杜老師的手說:“謝謝學校對我孫女的培養(yǎng)照顧,這孩子是我們老兩口唯一的希望”。我們把學校關懷送到爺爺奶奶的手中后,杜老師向同學和爺爺奶奶再次講解了我校的資助政策,建檔立卡的同學在學校享有減免學費、獎助學金、勤工助學、一對一幫扶等等助學政策,勉勵李同學一定要相信國家,相信學校。身為現代學子,當自強不息,保持自信樂觀認真的態(tài)度,一切都將會越來越好。
在離開之際,我們發(fā)現蕭索的院落里種著的果蔬開出密密麻麻的花朵,有的已結出小小的果實,在艷陽里努力地生長著。這抹綠色,給這個小院增加了絲絲生機,也給我們的走訪增加了生生不息的力量。相信在國家精準資助和學校獎助政策的支持下,李同學通過大學的學習也將會成長為一名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有為青年,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和重擔。
離開李同學家后,馬不停蹄的慰問團再次踏上了走訪征程。車子一路飛馳,盤山的公路旁樹木郁郁蒼蒼,經過4個小時的車程,下午17:45到達延安白同學家。白同學一家都租住在延安的一間小小出租屋里,通過和其母親溝通,了解到家里是由于4個孩子的學費壓力、種植的棗子又滯銷導致家庭經濟困難。杜老師告訴白同學,應發(fā)揮專業(yè)特長,用互聯網+的模式幫助家里改變當前的困境,拓寬家庭收入渠道,如果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及時聯系學校雙創(chuàng)辦公室,學校會盡力幫扶。
日暮時分,精準扶貧基層行慰問行動還在繼續(xù),從延安再次出發(fā)抵達延川進行短暫休息調整。經過一天艱苦充實的訪問行程,使我們更加意識到教育脫貧工作的重要性,應當發(fā)揮好我校的社會服務職能,下好“脫貧攻堅”高校扶貧這盤棋,以教育助學,將隨后的精準扶貧基層行訪問的工作做好,做實,用大愛溫暖現代學子的大學夢。
學生處 供稿

走訪第一站:延安市洛川縣鳳犧鎮(zhèn)蘆家河村李同學家。

杜老師向李同學和爺爺奶奶講解了我校的資助政策,建檔立卡的同學在學校享有減免學費、獎助學金、勤工助學、一對一幫扶等等助學政策,勉勵李同學一定要相信國家,相信學校。身為現代學子,當自強不息,保持自信樂觀認真的態(tài)度,一切都將會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