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我很榮幸能代表學校參加了本屆陜西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也很感激部門對我的信任,并在比賽過程中一直給予我鼓勵和支持。最終能有幸獲獎,與我身邊很多老師們的鼓勵,支持和幫助是分不開的。在這一個多月的備賽時間里,毫不夸張地說,我的心情屬于是長期性焦慮,間歇性崩潰。但也正是這些歷練使我受益匪淺,收獲頗豐。我從以下三點來談談我本次參賽的心得:
一、堅持的力量
這次比賽內容涵蓋16節(jié)課的教案設計、教學大綱、教學PPT,最終現場比賽雖然是一節(jié)課的比賽,但是要從這16節(jié)課里隨機抽取,這就意味著需要在一個月內設計出來16節(jié)能達到比賽水準的高質量課堂,并能熟練講解每一節(jié)課,校賽時間更是提前了半個多月,整個比賽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比賽過程中間我也是一度感覺這個東西準備不完,最崩潰的時候去找過崇老師想退賽,但幸運地是崇老師一直在鼓勵我,她給我看了她剛備的第一單元的課件,并且給我分析了可以從哪些方面去安排這十六節(jié)課,讓我在盲目的焦慮狀態(tài)中摸清一個方向,打消了退賽的念頭。一旦堅定后,慢慢發(fā)現“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逐漸變成了可完成的任務,而且心態(tài)也慢慢調試過來了。最后的比賽心態(tài)是:將這場比賽視作一個對自我的挑戰(zhàn),無論成績如何,堅持就是勝利。只要認真完成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用心走完每一程,就算挑戰(zhàn)成功。正如丘吉爾的名言:“成功并不是最終的,失敗也并非致命的:最重要的是勇氣持續(xù)不斷。” 這種心態(tài)對于參加比賽至關重要。因此學會堅持是我在這場比賽中的最大收獲。
二、日常積累的重要性
通過這次比賽,我更充分地感受到了日常積累的重要性。現在回想起來,16節(jié)課的比賽賽制,舉辦方的目的是全面考察教師的各種基本功和平日長期的積累,而不是臨時某一節(jié)課的精心準備。而平日對教學進行一些思考和嘗試和去年參加教學比賽的經歷都為本次比賽提供了沉淀積累。之前在日常教學中我不斷嘗試新的教學工具和多模態(tài)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各類活動,結合學生專業(yè)拍攝了一些短視頻,雖然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這些都為本次比賽積累了一定的思路,素材,屬于自己的教學模式也在摸索中逐漸清晰成型。而參加了創(chuàng)新大賽讓我積累了一定的比賽經驗。這里我也真的很感謝宋曉煥老師很早就在鼓勵我報名參加創(chuàng)新比賽,正是她的鼓勵讓我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嘗試挑戰(zhàn)自我,也正是這次比賽經歷讓我有了完整的備賽經驗和更充分的準備。而在這次比賽中,通過在賽中看到的別的學校優(yōu)秀老師的展示片段,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處:教學方法的探索還是處于淺層面的,沒有深度使用新技術,在課堂設計和課件制作方面還是略顯粗糙。這些都是今后應該努力的方向。
三、團隊的幫助
獨木難成林,任何一份成功都不是個人單打獨斗的結果,后面都有著無數人的努力和付出。其實校賽時選拔我出來參賽的時候,我內心更多的是惶恐。但比賽一結束,崇寧老師便迅速組織姜華老師和我緊急開了個小會,兩個人一起針對我當時比賽的表現給我提出了很多的寶貴建議,使我原本慌亂的心緒得以平復。而且在比賽過程中,師資發(fā)展中心也派遣康艷雨老師專門負責比賽相關事宜,一路陪我走完了比賽的所有流程,幫我分擔了許多賽事上的煩惱。周圍的同事們也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備賽期間辦公室有什么事,辦公室同事劉立莉,劉思齊和呂洋考慮到我在備賽,都很體貼地主動幫我去做。在工作安排上,大家也給予了我很大的便利。原本輪到我出補考卷子了,那兩天我整資料整得手忙腳亂,擔心自己忙中出錯,就跟王丹商量了一下,能不能麻煩她跟我調換一下順序,下次再出題,王丹也毫不猶豫地爽快答應了。姜華、米晨和劉娟和其它很多同事們一直都在給予我關心和鼓勵,這些都給了我莫大的力量,讓我感覺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因此在這里我要鄭重地感謝大家長期以來的幫助。
以上就是我比賽的心得和體會。展望未來,我將繼續(xù)保持對教學的熱情與追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教育是一種無比偉大的事業(yè)。”我將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教育事業(yè)做出更多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