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權威是指在學術的某個領域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先進的科學理論,具有示范和領先地位,能夠令同行自覺向其學習心悅誠服的人。學術霸權是指在學術的某個領域憑借手中的行政權力,進行學術專制,強令服眾的人。
學術霸權者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在學術上盲目自信,一意孤行,聽不進不同意見,禁錮別人的思想,限制別人的行為,強令別人遵從自己,自己能做的事不叫別人做,別人能做自己不能做的事也不能讓別人做。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也要固執(zhí)的讓它錯下去,并要別人跟著自己一起錯下去;明明知道別人是對的也要否定,并且要堅決否定下去。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壓制群眾智慧,埋沒人才,阻礙甚至危害事業(yè)的發(fā)展。
產(chǎn)生學術霸權的原因就是在學術上不民主,實行官僚主義、霸權主義,這是有違中國共產(chǎn)黨長期以來在學術上的“百家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方針的。學術專制的教訓,在中外歷史上,都是非常慘痛的。
任何一個人,即使再聰明的人,他的智慧總是有限的,況且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一般人呢?而且搞學術霸權的人往往并不一定是學術權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實踐發(fā)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都決定如此,具體到一個地區(qū)、一個系統(tǒng)、一個單位、一個人能夠例外嗎?
因此,為了國家的發(fā)展,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他人的人生價值能夠最大化的實現(xiàn),在學術上,我們崇尚學術權威,學習學術權威,爭做學術權威;不做學術霸權,不迷信學術霸權,反對學術霸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