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曾說:“樹以其不才而壽千年。”這句話實際是警告有才能的人,能被人用之才,也是傷人暗器,害己根源。如果順著這句話想,本身所存在的缺點、毛病,不見得都不好,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
譬如:在一個集團里,老板要給自己選人,一般有三種選擇:其一,老板自己退到后邊,尋一個人干。其二,老板自己掛職,尋一個能干的人來干。其三,老板自己掛職,尋一個蠢才來干。第一種選擇結果是老板無實權;第二種選擇結果是能干者可能擠走老板;第三種選擇結果是老板放心,因為蠢才干不了事,不會反客為主。另外蠢才也不會尋找高于自己才干的人,只能尋更蠢的蠢才,否則會把蠢才自己攆走,最終形成集團權力集中一人。在這里,這個蠢才的蠢力在外人看來是缺點、毛病,在老板眼里心里亦是不可用的“把柄”,但對老板來說,這“把柄”像“不才的樹”,盡管有毛病,卻不會傷到自己。
蠢才也是才,于自己有利,為何不用?現(xiàn)實中,這種現(xiàn)象很是普遍。
打開《二十四史》,不難發(fā)現(xiàn),歷朝歷代在開始一統(tǒng)天下時,往往出現(xiàn)皇帝愛誅殺功臣的現(xiàn)象,韓信死前曾叫冤,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鬣狗烹。其實誅殺的問題關鍵不在這。除過無法分離出功臣、奸臣外,關鍵在于功臣特別是開國功臣有極高的威望、才能和組織能力,自然都不是蠢才,若是蠢才在開創(chuàng)基業(yè)時也不會用,因為沒用。江山到手了, 外敵沒有了,危及自己統(tǒng)治的潛在危機只能來自這些功臣。如果用這些功臣,其功勞太大,威望太高,在皇帝老板那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心里會惶惶不安,夜夜難眠。如果不用這些功臣,讓這些功高位重的功臣把兵權等交出,但其功臣建立的人格威望還在,發(fā)動政變的能力還在,皇袍加身的土壤氣候條件還沒有徹底鏟除根除。留著讓皇帝老板更不放心,日日會生猜忌病癥,夜夜會做惡夢驚醒,怎么辦?為了穩(wěn)固自己的皇位,只能除之。劉邦殺韓信,英布,彭越等人如此,朱元璋殺胡惟庸、藍玉等人亦如此。
但如果有一些“把柄”在皇帝老板手里捏著,那會另當別論。
譬如,秦始皇多疑,把70萬大軍交給王翦很不放心,王翦看透秦老板的心思,采用自污的方法,帶軍隊從咸陽出發(fā),一路不斷派使者向秦老板提出所要良田等財產(chǎn),讓秦老板感覺王翦沒出息,只是貪圖小利,沒有太大的野心。王翦的“把柄”被捏在手里,秦老板心里也就踏實了。
在這里不能不提蕭何,他曾多次被劉邦盯上,是上了劉邦“黑名單”要殺的人,但他卻每一次遭遇危機,都適時化解,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 最能把自己的“把柄”讓劉邦這個多疑而負義的皇帝老板捏在手里,從而能夠自保,達到善終。淮南王英布反叛時,劉邦親自率軍征討,并多次派遣使者回來詢問相國蕭何在忙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蕭相國因為陛下親征,留在長安處理朝政安撫百姓,一切如常。他還是跟從前一樣,盡可能把自己的私財拿出來捐助軍隊。”劉邦聽了心生殺機。你個蕭何,從最初進入關中,就深得民心,迄今已十余年,老百姓都親附信任你,你的威望本來就過高,傾動朝野,現(xiàn)在還在孜孜不倦,一心為民,是想干什么?劉邦有這殺心,蕭何也不難窺見,便故意橫征暴斂,利用低價、賒欠等手法強行購買田地,故意敗壞自己的名聲。劉邦回來的路上,老百姓攔路告狀,說蕭何的不是。蕭何的“把柄”讓劉邦捏到了,劉邦高興地笑了;貋頉_著晉見的蕭何高聲笑罵道:“都說這個那個貪財愛貨侵凌百姓,沒想到啊沒想到,你這個德高望重的當朝宰相,也好不到哪里去,真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啊。哈哈!”“把柄”在手,劉邦再沒有顧忌了。蕭何一次次逃過劫難,原因也就在這里。
現(xiàn)實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怪現(xiàn)象,即在官場上,惡人多受寵!這連街道賣菜的都發(fā)現(xiàn)某人做官不是個好官,做人不是個好人,但老板或者說組織沒看出來。而滾爬在官場上的跋涉者,誰又知其官場的險惡,仕途的多變。為官者背后不知有多少自設的藩籬,自立的屏障,自行的規(guī)范,自我的作踐。其實權謀之術包括君王之術說到底是駕馭人心,即駕人之道,也就是用各種手段伎倆,鞏固著自己的領導老板地位。想當個好官不容易,清官是皇帝老板叫誰當誰才能當,不想讓你當再怎么清廉也當不成。因為在一個政治集團里,如果你功高蓋世,太清廉會把別人比的不清廉,如果特別優(yōu)秀,油鹽不進,一點坑坑疤疤沒有,完美無缺,比老板還優(yōu)秀,這讓老板怎么領導?亮度太強太大,不僅會把別人遮住罩住,還會把別人的光度亮度比的沒有一點光亮來,如此與人共事,會失群把別人比走,如此在官場做事,誰也不會當大燈泡,讓你比的看不到一點能耐,合作者肯定很少。尤其比老板還老板,仕途會一帆風順?天知道!高明的副手,通常將自己的軟肋也罷,錯誤也罷,自毀得到的所謂缺點劣跡也罷,置在顯眼的地方,成為“把柄”讓老板逮住,以此突出自己的壞的、惡的缺陷和不咋樣的人格,進而顯得毛病生多,比老板笨些,比老板差些,如此帶著鐐銬走路,背著面具生活,甚至帶著惡名做事,帶著“閹官情結”做人,如此比老板多做些,多想些,少說些,老板用熟了,順手了,是不會丟棄不用,找一個生手來的。委曲求全的后面,是一種自保,更是人生價值的一種磨練和打造。學會自已保護自己,自毀也不失為一劑苦藥,苦藥雖然苦點,但能治病,自己吃藥,老板看病,效果直接,于自己有益,于老板更有益。
看來,讓領導捏點自已的“把柄”,不見得是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