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大學英語》第四版讀寫教程中的15選10填空是一種測試學生詞匯理解、語法掌握以及篇章連貫性的題型。結合教學實踐,現(xiàn)在就這個題型進行教學小結。
1. 題型分析
15選10填空要求從15個備選單詞中選出10個填入空格處,使文章語句通暢、表達正確。這種題型不僅考查學生的詞匯量,還考查學生對篇章結構的理解和詞匯在語境中的正確運用。
2. 教學步驟
在做題之前,教師應引導學生熟悉題型與要求。向學生介紹15選10填空的題型特點,包括文章長度、空格數(shù)量、備選單詞數(shù)量等。強調這種題型對詞匯理解、語法掌握和篇章連貫性的要求。在熟悉題型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練習。1)通讀全文,抓住中心。指導學生先快速瀏覽全文,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注意文章的首段和首句,它們通常能概括文章的主旨。2)閱讀選項,詞性分類。讓學生仔細閱讀備選單詞,并根據(jù)詞性進行分類,如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注意分析動詞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以及形容詞和副詞的修飾關系。3)確定空格處詞性。根據(jù)空格前后的單詞和句子結構,判斷空格處應填入的詞性。利用語法知識和語境線索來縮小選擇范圍。4)靈活選擇,復查答案。在確定空格處詞性后,從備選單詞中選擇最合適的詞匯填入。注意詞匯的拼寫、時態(tài)、語態(tài)和搭配是否正確。復讀全文,核查答案是否通順、準確,是否符合文章的邏輯和語境。
3. 答題技巧
1)利用語法知識注意冠詞(a/an/the)后應接名詞,且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名詞的單復數(shù)。
動詞要注意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變化,以及非謂語動詞(如不定式、動名詞、分詞)的正確使用。
形容詞和副詞要注意修飾關系和程度副詞的正確使用。2)利用語境線索。注意文章中的同義詞、反義詞和上下文的邏輯關系(如因果、轉折、遞進等),這些都可以作為選擇詞匯的線索。利用文章中的提示詞(如but、however、therefore等)來判斷空格處應填入的詞匯的語義色彩(積極或消極)。3)排除干擾項。注意備選單詞中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它們可能是干擾項。要根據(jù)文章的語境和邏輯關系來判斷哪個詞匯更合適。如果某個詞匯在文章中多次出現(xiàn)或與其他詞匯有緊密的聯(lián)系,那么它很可能是正確答案之一。4)把握經(jīng)常考的一些點,例如在“be____ for/of/in”/這種填空練習中,經(jīng)?嫉氖切稳菰~的固定搭配或者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者還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練習材料,鼓勵學生多做真題和模擬題,以熟悉題型和提高解題能力。教師及時給予反饋并提供改進的建議和方法。
通過以上教學步驟和答題技巧的指導,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15選10填空的解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和英語綜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