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大一新生的初步了解,本學期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注重學生在做中學:鼓勵學生上講臺用英語進行自我展示;鍛煉學生團隊協(xié)作,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單元項目(介紹你的大學校園)視頻拍攝和英語介紹;小組討論,并用英語討論和匯報;查找背景知識,調(diào)動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和導向性。在任務驅(qū)動下,學生沉浸式體驗英語,用英語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設計要求學生擁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一定的詞匯量和語言結構的正確性,在做中學,錘煉語言基本功,提升聽說讀寫譯的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直接用機器翻譯漢語,讀出英語來回答問題,個別同學根本無法開口。為了讓學生重視語言基本功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決定以評促學。于是從詞匯角度對《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單元的詞匯學習進行了過程性考核?己藗戎刂攸c詞匯的拼寫和重點詞匯的句子翻譯。第一次考核結果不盡如人意,三個班級及格率普遍比較低,只有個別同學達標。主要原因是:剛進入大學,學生忽視英語基本功的重要性,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缺乏課前預習和課后及時復習,且考核前并未背誦單詞和朗讀課文。
第二單元的學習中,引導學生在背單詞的過程中,可以多聽聽單詞的發(fā)音,看看課本上單詞的英英解釋(里面包含著近義詞和反義詞),然后再背單詞的漢語意思和拼寫,并關注單詞的詞性和構詞法,從例句中學習詞匯的固定搭配和應用。鼓勵學生每天聽課文聽力,朗讀課文,在語境中再深度學習和分析詞匯的使用,注意不同語境中詞匯的語義選擇,尤其是熟詞生義和復雜句中的詞匯應用。使學生明白扎實的語言基本功,結合英語學習的興趣,確保大量的語言輸入,持之以恒,刻苦的英語學習一定會出成效的。
第二單元的過程性考核和第一單元試卷考核結構一致,相較第一單元考核的平均分顯著提升,部分同學的成績呈直線上升,但個別班級仍然有一半的同學未達標,呈現(xiàn)兩極化分布。第一,部分同學英語基礎薄弱,英語學習挫敗感較強,詞匯成績提升難度高;第二,學生對詞匯學習的重視度提升了,雖然成績在提升,但是在句子翻譯中大部分的同學無法構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接下來的詞匯教學中,提升詞匯教學的趣味性。在部門集體備課經(jīng)驗分享中,可以借鑒其他老師的做法,如電影、采訪、電視劇中詞匯的應用,單元詞匯接龍,填字游戲,英語趣配音,AI口語對話等等,在趣味的驅(qū)動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詞匯。
學生運用詞匯構句的問題不容忽視。一方面,鼓勵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復習簡單句的基本句型結構和復雜句的構句規(guī)則;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加大詞匯在簡單句和復雜句中的應用練習和考核,并鼓勵學生與大語言模型對話,查找構句問題,發(fā)揮AI助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