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国产视频,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18禁起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亚洲激情免费在线观看

  大校網站 中國散文網 聯(lián)系我們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教學天地 > 教工園地 > 交流園地

30年代小說授課思路

文學院 李蕓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30年代是一個流派繁多、名家輩出、眾聲喧嘩的時代。30年代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導致30年代的小說也呈現(xiàn)出異常復雜的面貌。為了讓學生對這一時期的小說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我按照流派、題材、寫作角度、描寫領域、總體風格等標準,將30年代的重要小說流派和作家作品梳理為以下幾個方面,并按照這種思路帶領學生一起攻克30年代小說這座“大山”。

  一、社會剖析派

  以茅盾的長篇小說《子夜》為代表,是一個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下誕生的小說流派,強調對社會現(xiàn)實進行細密的觀察,側重從政治經濟角度剖析中國30年代的社會,描寫的領域涉及都市和鄉(xiāng)村兩個層面,總體風格較為理性客觀。

  二、新感覺派

  以劉吶鷗、施蟄存、穆時英的作品為代表,是一個現(xiàn)代主義小說流派,側重從人的主觀心理和感受角度展現(xiàn)都市生活的畸形與病態(tài),總體風格較為感性主觀。

  三、京派

  以沈從文的《邊城》為代表,通過挖掘鄉(xiāng)村世界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歌頌理想化的人性和人生形式,并以人性為標準表現(xiàn)民族品德的消失與重造,總體風格較為感性主觀。

  四、東北作家群

  以蕭紅的《呼蘭河傳》等作品為代表,通過對故鄉(xiāng)生活的回憶和對故鄉(xiāng)風土人情的描寫,既贊美故鄉(xiāng)人民堅韌不屈的地域性格,又批判故鄉(xiāng)人民愚昧麻木、冷漠自私等國民劣根性,總體風格較為感性客觀。

  五、丁玲的“女性主義”小說

  以《莎菲女士的日記》、《我在霞村的時候》等作品為代表,表現(xiàn)了對女性命運、女性解放與前途、女性困惑與苦難、女性生存狀態(tài)與生命體驗的熱切關注,具有鮮明的女性主義色彩,具有較強的情感濃度和思想力度,總體風格較為感性客觀。

  五、老舍的“京味”小說

  以《駱駝祥子》、《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作品為代表,描寫舊北平底層市民生活,從市民角度剖析國民劣根性,充滿厚道溫情的人道主義思想,總體風格較為感性主觀。

  六、巴金的“家庭題材”小說

  以“激流三部曲”、《寒夜》等作品為代表,描寫都市中的封建大家庭或小家庭的解體,從家庭角度切入剖析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具有濃郁的抒情意味,總體風格較為感性主觀。

最后更新
熱門點擊
  1. 《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 培養(yǎng)造就高素質教
  2. 深化師德師風建設 造就新時代高素質教
  3. 參加“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培養(yǎng)造就高
  4. 淺議加強專業(yè)知識技能學習的重要性
  5. 紀伯倫散文詩《致孩子》賞析
  6. 道德情操——為教育家之涵養(yǎng)德行定規(guī)
  7. 西北工業(yè)大學李桂祥老師來我校作國學講
  8. 2021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系列專題研討會學
  9. 立德樹人鑄師魂 不忘初心正師風
  10. 學習《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