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慶節(ji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在這個盛大的節(jié)日里全國各族人民歡歌笑語,在一片祥和的氛圍里我感受到了除了幸福之外的另一種情感,那就是更加自信。因為在2024年9月25日8時44分,中國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海域成功發(fā)射了一枚攜帶訓練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導彈準確落入預定海域,沒有絲毫偏差的精準命中目標,速度之快令美國的反導系統(tǒng)措手不及,更令整個世界震驚的是這次的發(fā)射時間距離官宣時間非常之近,只隔了一個多小時。
令人玩味的是發(fā)射成功之后美國的態(tài)度讓中國人意外之余似乎又是意料之中。和以往對待中國態(tài)度的不同,這次美國一反常態(tài),高度贊揚中國發(fā)射洲際導彈的提前告知,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態(tài)度前所未有的客氣令人反而有些不適應。這恰恰體現(xiàn)了團結與斗爭這對矛盾的辯證關系,二者缺一不可,有斗爭才有團結,在團結中有斗爭。
眾所周知,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掀起、炮制“中國威脅論”的浪潮。比如,早在2019年孔子學院被認為是中國的“滲透機構”,華為也被指責為中國政府的“情報搜集機構”,一面向中國留學生收取高昂的留學費用,一面又懷疑整個中國留學生群體與“間諜活動”有關,言論涉及面之廣泛、手段之多元化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又嘆為觀止,誰能想到這是美國啊,是世界強國,卻是如此的沒有安全感,又沒有格局呢!曾經為了自己擴張核武庫、維持軍事霸權尋找借口,美國反復炒作‘中國核威脅論’,這種行為與近代歷史列強侵略中國制造的“中國黃禍論”何其相似,令人不齒。
我們感謝毛主席在20世紀中國面臨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堅定的支持中國研制核武器,讓中國在1964年成為當時擁有核武器的世界“五強之一”。因為主席深知“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妥協(xié)求團結則團結亡”的辯證真理。時間如水般流逝,真理卻亙古不變,南開大學艾躍進教授告訴國人:“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美國對中國的態(tài)度說明了這個道理,當中國只擁有200枚核彈頭的時候,美國認為中國“對世界和平的威脅”,而當中國擁有了1500枚核彈頭的時候,我們就成了美國人所說的“全球和平的柱石”,他們態(tài)度空前友好的表示“這是一件好事”。中國以鐵般的事實告訴人類一個普遍真理,即在一個充滿競爭和潛在沖突的世界中,一個國家的尊嚴和真理往往需要通過強大的軍事力量來捍衛(wèi)和實現(xiàn)。
1949年新中國成立,美國對中國長期實行經濟封鎖、禁運,企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中,中國人不屈不撓奮勇直前,讓世界強國的美國不斷改變態(tài)度,時至今日,現(xiàn)實的美國人對中國又愛又恨,在諸多問題上迫切需要與中國的合作,故而多次主動拋出對話的橄欖枝,在我國洲際導彈發(fā)射成功后的9月27日,我們看到在紐約舉行的聯(lián)合國大會上,王毅外長今年第4次會見了布林肯,看來我們的斗爭精神有效威懾了對中國不懷好意的宵小之徒,真是驗證了“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這句至理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