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研究生畢業(yè)進入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至今還記得初上講臺時的雀躍。近期學校第八屆青年教師授課大賽初賽正在火熱進行,聽完各位老師的授課受益頗多,看著臺上的青年教師仿佛就看到了自己。5年來,從上臺前緊張不安到從容自如,從助教到講師,講臺上的每一分鐘都積累成今天的教學經(jīng)驗?傮w來講,感悟頗深的有以下三點。
感悟一:教學相長
雖有嘉肴,不嘗不知其旨;雖有善道,不學不達其功。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不足,故自愧而勉;不究,故盡師而熟。故曰:教學相長也。
5年來,講臺給我最大的回饋就是教學相長。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教師能通過教育教學過程不斷自我教育和完善。我校藝術(shù)生思維活躍、可塑性強,在給他們授課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課堂上,學生的多角度回答會給我?guī)硇碌撵`感,這種靈感繼而對我的教學研究帶來突破口,為我的科研提供了新思路。
為人師,帶給我的這筆寶貴精神財富是其它職業(yè)所不可比擬的。
感悟二:學生主體
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制的實踐者。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顯然不符合大學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是學期末一張卷面成績能說明的,除了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的提升也非常重要。
師生之間積極互動、信息交換、角色轉(zhuǎn)換等多維互動模式都會表現(xiàn)出好的教學效果,在現(xiàn)代課堂,靈活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是老師的必修課。啟發(fā)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實施起來需要老師去不斷探究和琢磨,創(chuàng)建自己的啟發(fā)教學模式。
在《新聞學概論》、《新聞傳播法規(guī)與職業(yè)道德》、《中外新聞史》的課程教學中,我結(jié)合課程特點和學生的專業(yè)特點,采用案例教學、分組討論法、情景再現(xiàn)法等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實現(xiàn)理論知識滲透。
感悟三:教師個性
個性,也稱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教師的教學個性是一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區(qū)別于他人的非模仿性的教學風格。它是一種獨創(chuàng),是教師“自我”在教學中的一種顯示,具有個體性。它是教師自身的個性(思想、情感、意志、情緒等)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融合,然后升華成教師的教學價值觀,并形成教師自己的教學特色。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教師的教學特色就是指教師的教學個性的總和。要體現(xiàn)教學個性的藝術(shù)性,教師就必須使他的教學生動、形象,并給學生以美感。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語言要幽默、生動,而且設計要巧妙精致。只有這樣,學生聽課后才會回味無窮,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5年只是教學生涯的開始,后面還有更多的5年等著我去進行教學實踐,相信以后還有更多的教學技巧有待我去學習開發(fā),同時也有更多的教學感悟有待我去總結(ji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