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我和基礎(chǔ)部的所有老師在季老師的帶領(lǐng)下,去參觀了西北大學博物館。參觀完大氣磅礴的西北大學博物館之后,內(nèi)心有著很大的震撼和驕傲,F(xiàn)將觀后感寫下,希望大家對我們的母校有著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此次之行,我們主要參觀了四個場館:校史館,地球館,生物館和歷史館。此外,西大博物館又新開設(shè)了一個絲綢之路博物館,也讓我們對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帶一路”理念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其中最讓我感到心潮澎湃的場館還是校史館。從校史館中我看到了西北大學在歷史云煙中的種種變遷,而從西北大學中也走出了無數(shù)的風云人物。他們有的于浪潮滾滾中在西北大學扎根,有的從西北大學學成走出,為國家做出巨大的貢獻。歷屆的西北大學校長為了學校的成長更是嘔心瀝血,為西北大學請回了無數(shù)的名師,使得西北大學一直走在學科的前列。西北大學肇始于1902年的陜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1912年始名西北大學,1923年建國立西北大學,后相繼改辦為西安中山學院、西安中山大學。1937年,內(nèi)遷來陜的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平師范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河北女子師范學院和國立北平研究院等合組建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西北聯(lián)合大學,1939年更名國立西北大學。新中國成立后為教育部直屬綜合大學之一,1950年復(fù)名西北大學。在1952年院系調(diào)整中成為陜西乃至西北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gòu)的重要淵源。1958年改隸陜西省主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建設(shè)院校、西部大開發(fā)國家重點支持院校、陜西省與教育部共建高校。通過這短短的幾行字,我們就可以感受一所學府在風雨飄搖的歷史和時光中經(jīng)歷了多少的滄桑和變遷。歷經(jīng)了清政府,國民政府,日本的侵略等種種戰(zhàn)事,所幸的是,西北大學一直有著有識之士,對抗著種種壓力,將其維系了下去,為中國人民的教育事業(yè)貢獻出了他們力所能及的力量?纯次鞅贝髮W留給國家的人才們吧:文學方面有賈平凹、雷抒雁;政界有國家副總理王岐山;學術(shù)方面有中科院院士張國偉;經(jīng)濟學方面有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等。通過校史館的參觀,深深地感受到了這所百年名校的深厚底蘊。
接下來我們又參觀了地球館,歷史館和生物館。在這些館內(nèi),我們看到了西北大學地質(zhì)系的教授和學生們挖出的各種五花八門的石頭和動物的化石,了解了我們陸地動物在進入陸地之前在海洋中最初的形態(tài)。生物館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個真實的動物皮毛或是骨架做的古代動物模型?吹臅r候,忍不住感慨,無論多么巨大的生物,曾經(jīng)究竟如何稱霸地球,終究也抵不住時間的洪流,億萬年后能留給我們的也只是一堆枯骨。在歷史館中我們還看到考古系的老師和同學們挖出的一個個出土文物。每一個花紋,每一道裂痕上面都記載著歲月流過的足跡。不由地很感謝西北大學的師生們在保存歷史的樣貌上做出的巨大貢獻。
這次參觀讓我受益匪淺,深刻地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歲月的無情,歷史的發(fā)展以及教育的力量。即便我們?nèi)祟惙浅C煨,但我們用自己的智慧在不斷地發(fā)現(xiàn)探索著這個浩瀚的宇宙和地球。而教育則使得我們的發(fā)現(xiàn)不斷地傳承下去,不至于掩埋到時間的洪流中去。為此,我為自己是一名教育者而感到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