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的大力支持和號召下,我們總務處各位老師都積極響應號召,加入了學習《孝經(jīng)》的行列。通過對《孝經(jīng)》的學習,我對《孝經(jīng)》有了新的認識和全面的了解,下面是我對《孝經(jīng)》學習的一點感想,與大家分享。
首先,我簡單的談談對《孝經(jīng)》里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解。尊重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我們中國人口隨著老齡化的到來,老人需要人們的關(guān)懷,在生活條件逐漸富裕的今天,好多老人缺少的不是金錢和物質(zhì),他們?nèi)鄙俚氖切撵`上的關(guān)懷,他們害怕孤獨和寂寞,極需要和晚輩們的情感交流。
可是在今天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很多年輕人忽視了老人的存在,他們錯誤的認為只要在物質(zhì)上滿足了老人,這便是孝順、是行孝,這種認識是極大的錯誤的。老年人同樣需要交流,同樣渴望情感上的關(guān)懷。對老人的冷漠,無視他們的存在,這其實是一種暴力,一種家庭冷暴力,孝順老人、關(guān)心老人,這是一種天職,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不管你工作有多忙,不管你與父母相隔距離多么遙遠,都要在節(jié)日的時候,在你雙休的時候,在父母想你的時候,需要你的時候,回家看看,不需要帶多么貴重的禮物,父母只是想看看你,聽你談談工作,談談家庭,聽聽你的聲音,這就是他們心靈上最大的滿足!
其實,我們孝順父母要趁早,不要等到父母不在的時候,空留遺恨!到那個時候后悔比什么都心痛,有些人,一直錯誤的認為自己的父母身體尚健,不需要時時刻刻去探望他們,總是找種種理由為自己不去父母那里辯解,現(xiàn)在想起來,覺得很是對不起父母,父母是那樣將我們時刻掛在心上,不需要我們的任何禮物,任何回報,只希望我們?nèi)タ纯此麄,孝敬他們,就這樣簡單,我們也永遠報答不了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我覺得,天下的父母都是最能理解和體諒自己的孩子人。不管你做了多大的官,還是世間潦倒人;不管你是百萬富翁,還是窮困貧子,在父母心里你都是他自己的骨肉心血,你就是百萬富翁父母也不想貪,你貧窮父母也不會嫌棄。他們唯一想要的就是希望我們這些做孩子能有孝心,陪他們嘮嘮嗑,說說話。你有錢了就多給父母點,這也是應該的呀,天經(jīng)地義的呀;但你沒錢,錢少少給,父母也不會責怪,也不會有怨言。沒錢哪怕就是買個小禮品、哪怕是父母愛吃的一塊餅、一條魚甚至一顆糖,也是孝敬之心呀,父母也很高興的,我想全天下的父母對自己的子女都是如此寬仁的。再退一步說,你實在沒錢也沒關(guān)系,因為孝敬父母,并不完全在于錢物禮品,方式方法有多種多樣,主要關(guān)鍵在于你的孝心是否真誠。
我個人認為,孝順父母不一定要有錢給父母才是真正的孝心,而最重要的是做子女的要有孝道、要真心愛父母、讓他們歡悅、心喜、心情愉悅,享受天倫之樂。哪怕你沒有錢也應該在精神上給予父母奉獻,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從家庭角度來說,天下第一快樂事,肯定就是父母健康俱在。要知道父母恩深終有別,父母之年,日日減少、年年不多、漸至衰老,近在眼前。如若父母百年之后,你想盡孝道都來不及、后悔都太遲了。所以我們做兒女的應該在父母有生之年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孝順父母,不管是從物質(zhì)上、從精神上、從生活上、從心底深處去關(guān)愛自己的父母。
我們大家都知道,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父母為了兒女所付出的心血、所付出的千辛萬苦、難以用語言表達。我記得在我們農(nóng)村老家有這樣的一句話: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六十歲時,還能和自己的父母同桌吃飯。多年來,我一直沒有忘記這句話,每當我想起這句話時,就覺得老人們說的很有道理。人生短暫,時間如云一般飄過,所以當父母不在了,你上哪里去找像父母一樣無私無微待你的人。而我們自己,能做的又有多少呢?因此我想說的是,希望我們能抽出時間帶著禮物,回家陪父母吃頓飯。陪父母聊聊天、說說話,幫父母掃掃地、洗洗衣服;甚至幫父母洗洗腳……在父母心中,他們最期盼的一件事,也是他們最快樂的一件事,就是在這個家里所有人能坐在一起吃頓團圓飯。我們別看行動不便的父母老骨頭了,但他們卻賜給我們后人一種對家庭的向往和親近。
我記得有一首歌,大家都很熟悉,也都會唱:就是陳紅的一首《;丶铱纯础,哪怕是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是幫爸爸揉揉后背捶捶腰,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只圖個平平安安!這就是所有天下父母的真實想法,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我還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我愛到外公哪里去,外公總是頭戴個那時候用黑粗布做的小瓜里帽,下巴下面有一撮胡須總是笑瞇瞇的,喜歡給我們講關(guān)于孝道的故事;外公說:人老了,對晚輩總是有用的……越老的人越是家里的福星。三十年彈指一揮間,講故事的外公早已作古,盡管我比外公多讀了幾天的書,但我相信外公的那句話依然是至理。老人是有用的,善有善報,F(xiàn)在每當我回家,看到的是父母日漸衰老的面容,但他們慈祥和藹給我講他們的淳樸實在的孝道,好似一部歷史劇,父親講他那個時候的大包干,改革開放包產(chǎn)到戶分田地事跡,講的津津有味,有聲有色。母親講她們那個時候少吃缺穿,怎么跟著大隊去掙公分,靠公分吃飯,可人和人之間是多么融洽相處,聽的我仿佛進入那個年代……每當看到他們往那一坐,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就成立了,一顆漂泊不定的心就安定了,一段匆匆趕路的旅程就吉利了。逢年過節(jié),家中有一高壽老者硬朗地坐著,就呈現(xiàn)出家庭安然、寧靜和吉祥。這樣的氣氛,對聯(lián)貼不出來,窗花剪不出來,鞭炮的齊鳴聲創(chuàng)造不出來。
下面關(guān)于《孝經(jīng)》的故事,我會繼承老一輩們習慣,繼續(xù)講,講給我的所有朋友聽,講給我的兒子聽,講給我的下一輩們聽。祝天下所有父母都快樂長壽!愿天下所有子女都能孝順自己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