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輔導員老師,肩負著沉甸甸的育人責任,對于這份工作,我有很多理解和感悟。正是現(xiàn)代學校這所追求卓越與保持清醒的學府所獨具的品質(zhì),使得我能夠以更加堅定的意志去做好我的本職工作,這也可以用我們學院的“校情”二字來講,因為無論師生,對這所學校以及在學校里的種種感觀與認知,都是一筆難得的財富。同樣的,我也希望將我的感悟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共同為了實現(xiàn)這個寶貴的精神追求而努力奮斗在現(xiàn)代學院這片精神厚土上。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進一步去學習學校的興學理念,對《大學與大學史》和學院網(wǎng)站等一步步地去學習,對學生而言,這是他們的第二所大學,對我們輔導員老師而言,這又何嘗不是一個精神富礦,也是一所了解社會、認識大學、接近學生、服務(wù)學校的“特殊大學”,值得我們一直關(guān)注,從而形成一份校情的感知。還記得老校長說過,我們教育工作者要保持對偉大崇高神圣事物的敬仰,對先于高于長于自己者的敬重,對真誠善良美好境界的追求,形成認真負責忠誠意識,并以此引導同學;同時要勇于承擔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wù),并以此來引導同學;始終保持對生活的、對同學的愛心,始終認為自己的工作富有意義,始終堅信自己的努力許多同學將因此而受益,若干年后同學將會大批的成才并取得成功,到那個時候,作為一名大學的輔導員老師一生最大的光榮,在我看來莫過于此了。
懷著對職業(yè)的敬重,對事業(yè)的敬仰,對工作的忠誠負責,我們作為引領(lǐng)年輕大學生的輔導員老師,自然也是首先保持清醒,力求心境的和諧、從而實現(xiàn)與人、特別是與學生與同事相處的一種和諧,這一切源于內(nèi)心的一份和諧與清醒。我們應(yīng)該努力追求內(nèi)心和諧平靜,我們不浮躁了,所帶領(lǐng)的同學們也就自然慢慢沉下心來,我們一天如果心浮氣躁,同學們有樣子看樣子,自然也是不踏實地學習了。追求內(nèi)心和諧,就要求輔導員老師自己必須始終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正確對待自己、力戒攀比心態(tài),正確對他人、力戒嫉妒心態(tài),正確對待得失、力戒“補償”心態(tài);就是要團結(jié)不同地域、不同感情、不同個性的人成為一個集體,這個集體,就是我們所帶的班級,一個凝聚學習氛圍和成長力量的集體。
在心境和諧、與人和諧時,我們的教育引導、服務(wù)與管理工作也就陸續(xù)展開,我們也將在工作崗位上收獲一樣東西,那就是責任。換句我們學院經(jīng)典的話來說,就可以說是——認真,讓我們邁向成功!
接下來,我就要談?wù)勛鍪乱械呢熑胃泻妥鋈藨?yīng)有的成就感。做事的責任感反映了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反映了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是檢驗一個人做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和尺度。放棄了責任空談做人是一種可悲、是人生的不幸;放棄了責任空談做官則是一種罪過、是人民的不幸。作為引導教育的輔導員老師,就是要用心想事、真心謀事,為了同學盡職盡責。而且還要勇于負責,如果我們做人不負責任,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為什么,我們不負責任,就對不起社會的期望、學院的期望以及家長的期望,就有愧于大學輔導員這個稱號以及后面的老師這個稱呼,這也就自然而然說到了我們應(yīng)有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我認為不是虛榮心的范疇,而是一種目標和追求。既然做了大學輔導員這個工作,干就干好,干就干出樣子來,以此來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讓自己過得充實而自豪。思想有多深,行動就有多遠,任何領(lǐng)域的任何跨越,都必須有一個嶄新的、先進的觀念作前導。冷靜、理性地分析我們的工作,縱比,為社會、為國家引導和教育一批人才,這些人以后將擔負起造福社會、服務(wù)社會的重擔;而橫比,我們正在努力地做一件無悔于此生斯職的工作。
老校長在《論責任》一文中說過“堅持做人原則中的責任原則,對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活動不但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這不僅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現(xiàn)代社會中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準則,守住了他,我們就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生活充實、家庭美滿、工作順利、事業(yè)有成的基本條件,我們的人生道路也就將會因此而變得更加順暢通達”。感謝這段激勵人鼓舞人的話語,也感謝學校給我這個平臺鍛造自我、提升自我,讓我在面對自己的工作時,有理由、有信心也有能力去堅持,去努力。
以上就是我對大學教育精神追求方面的些許理解與感悟。作為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的一份子,我們還需保持清醒,努力付出,忠誠負責于本職工作,永遠保持對工作的那份熱情,為西大現(xiàn)代崇高的辦學追求而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