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去世了,媽媽很難過,哭得像個淚人。我一直以為她是因為失去了自己的母親才如此悲傷,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并不完全是。
午飯過后,我總喜歡賴在媽媽的床上,躺著跟她說話。今天,一如既往。話題總是很隨意,有時像是在敘舊,有時又像在暢想未來。然而隨意總是讓人很舒服。
“還記得你外婆嗎?”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媽媽問到。
外婆去世已有一段日子,但對我來說,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畢竟她生前和我們在一起的日子太少了。
“當然記得,她做的疙瘩湯最好吃了,我每一次去她都會做給我吃。”我隨聲附和著。
外婆有五個孩子,媽媽是最小的,也是惟一一個不在她身邊的。每一次我們回去,她都格外高興,忙東忙西,做這做那。喜悅從心中溢出,如蜜糖般,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而別人只會把這認為是她的勤勞。
“以前回老家看你外婆總是很匆忙,時間又太短,只顧著和你舅舅、舅媽,還有我的同學說話,就把你的外婆冷落了。等到她真的不在了,我又總是想她,想跟她說說話,但是沒有機會了!”
媽媽的語氣很平和,就像在陳述一個事實,但我不敢正視她的眼睛,因為我知道那已溢出眼眶的無盡的憂傷會將我淹沒。我借故走開了,隱藏在沉默下的憂傷一旦流露,太具感染力。
之后,我常常會想起媽媽的那些話,如果有一天也有類似的事情讓我耿耿于懷,我將如何承受?
很多事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讓毫無準備的我措手不及。在時間面前,我們是如此渺小,我們無能為力,我們不能扭轉(zhuǎn)乾坤,我們能做的只有盡力而為,不,是竭盡全力將該做的事做的完美。
朋友,你還有該做但沒有去做的事情嗎?如果有,那就馬上行動起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