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国产视频,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18禁起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亚洲激情免费在线观看

  大校網站 中國散文網 聯(lián)系我們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同學園地 > 文學藝術 > 文學

趙五娘——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

戲文1701班 劉旗玉

  《琵琶記》是元末戲曲作家高明創(chuàng)作的一部南戲,它的產生標志著南戲在劇本創(chuàng)作上的成熟與完善,也為南戲向明清傳奇過渡奠定了基礎。

  《琵琶記》寫的是蔡伯喈與趙五娘之間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蔡伯喈與趙五娘成親不久被父親所逼,進京應試。留趙五娘一人在家侍奉公婆。蔡伯喈中狀元及第后,被迫與丞相之女牛小姐成婚。而趙五娘在公婆相繼去世后,賣發(fā)安葬,之后身背琵琶進京尋夫。在牛小姐的幫助下與丈夫終得相認,并受到了皇帝的表彰。趙五娘是劇中最為核心,富有人性光輝的人物,她賢良淑德,是一個典型的賢孝婦形象。她善良淳樸,任勞任怨。自從丈夫進京趕考后,她一人承擔起照顧公婆的重擔,歷經苦楚。家鄉(xiāng)遭遇饑荒,缺衣少食,生活極為艱難。她“糟糠自咽”而讓公婆吃飯食。在公婆相繼去世后,她為了安葬公婆,選擇賣發(fā)安葬。她恪守著自己對丈夫的承諾,用自己的肩膀支撐起一個家,展現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勞動婦女的高尚美好的品格。“仁”與“孝”在趙五娘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這與古代所倡導的也不謀而合。

  而與古代大字不識的底層勞動婦女不同的是趙五娘是個美麗端莊且具有一定文化修養(yǎng)的女性。她是陳留郡中趙家第五個姑娘,“姿容秀雅,德性賢淑”是戲中對她的描述,而且趙五娘還具有一定的才能,劇中有這樣一幕,牛小姐想要再尋訪一兩個丫鬟,趙五娘恰好假扮道姑前往抄化,問到她本領時,趙五娘說道:“大則琴棋書畫,小則針線工夫,次則飲食方面破諳一二。”在回答時也不卑不亢,可見趙五娘是具有一定的才學與才能,并不是沒有受過教育的農村婦女。這與古代普遍倡導的“女子無才便是德”背道而馳,作者想通過趙五娘傳導出教育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趙五娘雖然具有人性的光輝,但同時她又過分的屈從,一味地去自我犧牲,是典型的封建制度壓迫下的中下層勞動婦女。丈夫在千里之外赴考,在那個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饑荒年歲,她要“衣盡典,寸絲不掛體”才能讓公婆吃上幾口湯飯,而自己卻背地里流淚啃糠,為的就是不辜負丈夫對自己的信任。即使這樣,公婆對她仍有懷疑,責怪她在背地里偷吃。面對這樣的刁難,趙五娘選擇了沉默,她默默忍受著公婆的苛責,不解釋,更不敢反駁。作者將趙五娘塑造成了一個只會屈從的“天使”般的人物形象,而從女性主義出發(fā),我認為趙五娘甚至都不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女人,因為她連完整的自我思想意識都沒有,只是一味的去迎合男權社會對自己的期望。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不辜負當時封建的男權社會對自己的期望,所以她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犧牲自我,而這也正是古代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她們一輩子都在為男人而活,沒有追求自我的權利,趙五娘這一人物的塑造反映了當時那個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桎梏與壓迫。

  《琵琶記》中將趙五娘善良,美好的一面著重體現,同時又展現了在封建制度下對女性的壓迫和女性的悲慘命運。雖然大團圓式的結局給了觀眾一絲安慰,但也表達了作者對當時黑暗封建制度的批判,給后人以警醒。

最后更新
熱門點擊
  1. 蔡伯喈和趙五娘的人物形象分析
  2. 中秋思父
  3. 趙五娘——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
  4. 老海
  5. 壞女孩走四方
  6. 知了
  7. 這片天空叫“幸!
  8. 致我的閨蜜
  9. 觀《敬重,讓我們告別平庸》隨感
  10. 上帝的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