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我院隆重舉行“紫香槐”杯全國網絡文學征文大賽和詩詞曲賦征文大賽頒獎會。全球漢詩學會名譽理事、陜西詩詞學會會長、西北大學文學院雷樹田教授作為頒獎嘉賓應邀到場,并在頒獎會后為我院同學講學。當日下午,可以容納數百人的講座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而融洽。陜西省詩詞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李耀儒先生和我院教務部姜春峰老師、文學藝術系王東明老師以及愛好文學的同學一起聆聽了雷教授的講座。
在講座上,雷樹田教授就“為什么上大學?弘揚中華詩詞的必要性和怎樣弘揚中華詩詞?”進行闡述。雷教授說,大學首先是一個學做“大”人的地方,所謂的“大”人就是一個有道德品質、有人格修養(yǎng)的、大氣的人。評價一個人不是看他的文憑有多高,而是看他留下來的精神財富。擁有高尚人格的人,會增加生命的長度。比如文學巨匠杜甫、曹雪芹都是這樣的人。從現在開始,同學們就要明白這一生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什么事能干好?”這點非常重要。“四書”中的《大學》就提出“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雷教授詳細講解了每一個詞條的含義,他說,一個人在研究客觀事物的基礎上獲得知識,然后正其心,就是不要有邪心、壞心、害人之心,勿自欺、真誠的對待自己和別人,修身是人生的根本。雷教授說,他看了劉院長撰寫的《中國精神論綱》,這本書正是對精神、信仰的呼喚,對至善人格的追求。同學們在劉院長的帶領下,在學做人方面會學得更好。
在講到弘揚中華詩詞時,雷教授說,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詩是文學,藝術也是哲學、科學。詩歌被稱為經典,所謂“經”不僅是指人體的經絡,也是一個民族的脊梁。詩可以興,啟發(fā)人的心智;可以觀,可以教你學會觀察社會的人情風俗;可以群,讓你了解人,學會與人相處,進而學會做人,做一個智者;可以怨,用以發(fā)泄自己憤懣的情緒,平靜身心。雷教授幽默地說,傳統(tǒng)的精神文化不像同學們遺傳父母的基因一樣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同學們認真的學習它、了解它、掌握它、繼承它。詩,精煉、精妙,陶冶人的性情,詩教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而學院舉辦的詩詞曲賦大賽就在這方面走在了前面。
雷教授建議同學們成立詩社,開展經典詩詞朗誦活動。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他希望同學們保持謙虛、誠懇的態(tài)度,拿出自己心儀的作品讓老師和專業(yè)人士去評價,多聽別人的批評和意見,勤于修改。積極參加一些名家的講座,聽取他們的經驗心得與研究成果。
當天的講座取得了圓滿成功。
本站記者
學生記者:劉雯
10月22日,“紫香槐”杯網絡征文頒獎會后,全球漢詩學會名譽理事、陜西詩詞學會會長、西北大學文學院雷樹田教授為我院同學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