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參加西北大學各學院之間辯論賽脫穎而出,一舉入圍復賽后,為迎接陜西省首屆大學生辯論賽的到來,我院辯論集訓隊于2006年10月27日下午進行了以“自信產(chǎn)生美麗、美麗產(chǎn)生自信”為正反辯題的辯論熱身練習賽。劉院長在剛剛參加了2007屆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座談會后,在文化總監(jiān)朱德海老師的陪同下趕赴訓練賽現(xiàn)場指導。300余名學子匯集在階梯教室內觀看訓練,為訓練的辯論隊員們加油、助威。
在練習賽中,即將參加省級辯論賽的辯論一隊,模擬省賽現(xiàn)場,以“自信產(chǎn)生美麗”的正方觀點進行參辯。而日前參加校際比賽的辯論二隊作為反方以“美麗產(chǎn)生自信”為題,進行了精彩的陪練、辯論。
當辯論進行了一段時間后,主持人邀請劉院長進行點評。劉院長謙遜地請朱德海老師先行指導。朱老師說:“上次劉院長點評的時候指出了同學們在辯論狀態(tài)方面存在的問題,今天我想再強調一下辯論狀態(tài)。不久前二隊參加校際比賽狀態(tài)非常好,成績進入了前幾名。今天辯題的核心是美麗和自信,不論是反方還是正方,在臺上都要展示美麗、自信的精神面貌和狀態(tài)。表達觀點的語速、語調、口齒要清晰,給人一種觀點瞬時從大腦產(chǎn)生的感覺。辯論舉止要端莊,保持亢奮狀態(tài),顯得真理在握。肩膀、口唇等身體部位切忌隨意,以免給人留下論據(jù)不足、觀點不充分的印象。一隊選手的語言應更加犀利些。”
接著,劉院長點評說,由于剛才參加完07屆同學就業(yè)座談會,來晚了。我們一到這里,就發(fā)現(xiàn)同學們唇槍舌劍地辯論得很激烈。今天穿西裝的辯論一隊,不久就要參加陜西首屆大學生辯論賽,我感覺他們今天的訓練狀態(tài)比較好,比上次有很大進步,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今天我們進行訓練賽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尋找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準備迎戰(zhàn)。剛才朱老師提到了辯論賽中的精神面貌、狀態(tài)和身體姿勢,我還想再補充一些。第一,站在臺上辯論時要站直了,不要來回搖晃身體,晃動給人一種不自信的感覺。要保持站如松、坐如鐘的身體姿態(tài)。今天正方一辯手的狀態(tài)就不錯。第二,陳述觀點時面部表情既要嚴肅又要平和,要稍微面帶微笑,但不能 嬉笑或蔑笑。你一笑,會讓別人有一種被輕視、被蔑視的感覺。關于這個問題我給大家講一個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我在醫(yī)科大學工作時,有一次我的一個學弟進行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答辯,我擔任答辯委員會秘書。答辯時身為答辯委員會委員的專家一提問,我的學弟回答時他先一笑,然后才回答。專家就一個接一個地追著提問題,直到答辯結束時,專家還十分惱怒,拒絕在答辯結論上簽字。后來,我就一再向專家解釋說這位同學平時就愛笑,請求專家原諒,這件事情才得到解決。第三,剛才聽了一會兒就發(fā)現(xiàn),在辯論中雙方的觀點都有自相矛盾、一方替另一方陳述觀點的情況,而雙方都沒有及時抓住對方的漏洞進行反駁。其實這時,你只需要簡單回答:“這不正好證實了我方的觀點嗎?”就行了。今天的辯題“自信產(chǎn)生美麗”是個偏主觀的論題,“美麗產(chǎn)生自信”是個偏客觀的論題。這是基本立場,所以偏主觀方一定要在主觀方面多辯,偏客觀方又要在客觀方面多辯,切忌混淆立場,替對方說話。在辯論中,當一方觀點出現(xiàn)模糊不清時,另一方可以不正面回答,只管自說自話。如果對方將一個問題反復提出,本方可以再次回答,也可以說這個問題不是討論過了嗎?拒絕回答。
為了得到具體的指導,正反雙方的自由辯論繼續(xù)進行。
正方同學列舉聾啞學生表演的集體舞“千手觀音”是通過內心的自信所表現(xiàn)出美麗的舞姿,所以她們是由自信產(chǎn)生的美麗,反方辯手則回答說:“這是社會的關愛并由關愛產(chǎn)生的美好增強了聾啞學生的自信!”
這時,劉院長立即叫停,首先指點正方說:“集體舞‘千手觀音’首先給人的是形式美,舉這個例子容易被對方抓住證明‘是美產(chǎn)生了自信’。”接著又指點反方說:“你們沒抓住對方的形式美做文章,卻說社會是美好的,其實社會是中性的,殘疾人經(jīng)常遇到的恰恰是不美好的歧視,這時他就因為社會的不美好而不自信了嗎?比如在歷史上經(jīng)常有社會愈黑暗,愈有仁人志士抱著極大的自信去努力奮斗,這說明了什么呢?”
當反方選手舉例強調外在美麗的、美好的事物是產(chǎn)生自信的基礎,外在的美麗是自然已經(jīng)存在的天然的現(xiàn)象,也是外界對之進行客觀評價、產(chǎn)生自信的基礎。正方辯手則回答說:“如果按對方辯友的觀點推論,凡是美麗、美好的事物能產(chǎn)生自信,那么,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桌椅板凳能讓人產(chǎn)生自信心嗎?”
劉院長立即叫停后說:“正方這樣回答不合適。第一,自然界中有自然美,但隨便舉個一草一木,桌椅板凳并不能說是美的,雜草叢生、破桌爛椅肯定不是美。第二,美的確有外在美、形式美、客觀美,也有內在美、實質美、主觀美。不管哪一種,都要與審美者有關系,才能產(chǎn)生自信,如果無關就產(chǎn)生不了自信。比如圖形的黃金分割比例,那個尺寸就是客觀的,如果自己的設計符合這個尺寸比例,這個美就與自己有關了。但有關的客觀美也看在什么情況下,比如有些外表美麗的帥哥靚女,在選美比賽中他們的確很自信,但要是參加知識、智慧類比賽,面對博學的才子,外表美也不會給他們多少自信。”
接著,反方辯手說:“自信有鼓舞人積極向上、奮發(fā)進取的好的一面,也有私欲膨脹、自負自大對社會有危害和破壞性的一面。而美麗包括自然美、行為美、內在美、社會美。我方所說的美麗產(chǎn)生自信包含兩個方面。一種是外在美激發(fā)我們內心對美的感覺,產(chǎn)生出積極的自信心;另一種是接受良好教育與文化道德修養(yǎng)產(chǎn)生的積極向上的良好的自信心。請對方辯友回答自信的源泉來自哪里?”正方辯手回答說:“自信當然來自內心。難道好的、積極向上的自信不產(chǎn)生美麗嗎?”
聽到這里,劉院長再次叫停,對正方辯手指點說:“對于對方這個問題,你們堅持來自內心是對的,對方的用意也很明顯,即認為自信的源頭是美麗。但你方要堅持自信的源頭來自內心,包括知識、修養(yǎng)、意志、情感、心理等等。剛才反方的論點是有水平的,對于這種邏輯嚴密而且有水平的論點,要很快找到突破點,這就叫‘抓住一點不及其余’,這樣就可反敗為勝。比如對方說自信有自負的一面,你方應指出自信不等于自負,而恰恰是有些美才容易產(chǎn)生自負,比如靚女因為靚的自負是非常普遍的。所以我方認為還是自信能夠產(chǎn)生美麗。”
在接下來的辯論中,當反方辯友向對方提出:“你方認為美麗是由潛意識中的自信產(chǎn)生的。那么,內心美為什么不能產(chǎn)生自信?”正方回答說:“我方并沒有否定內心美產(chǎn)生自信。”
劉院長立即說:“反方觀點是緊扣主題的,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正方這樣回答也可以,即將對方的觀點也納入到自己的系統(tǒng)性觀點中,但這是有風險的,容易被對方抓住把柄。正方可以強調,內心美怎么能看見?必須通過行為表現(xiàn)出來才能看到,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與其說是一種內心美不如說是由自信產(chǎn)生的行為美,由此可見還是自信產(chǎn)生美麗。”
辯論到這里,正方辯手列舉了國內外幾位名人,他們外表并不美麗,但他們發(fā)自內心的自信,卻時刻向世人散發(fā)出一種魅力和人格之美。反方回答他們美不美我們并不了解,但他們的自信肯定是產(chǎn)生于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劉院長指點說,辯論中盡量不要說不了解,還是要正面回答。接下來說的“他們的自信肯定是產(chǎn)生于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這個回答好。正方可以說,“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難道不是以內在的自信為基礎嗎?”
至此,辯論進入白熱化階段。當辯論練習賽以雙方四辯的總結陳述宣告結束后,主持人請劉院長作總結性點評。劉院長說,今天正反兩個辯論觀點在生活中其實都是成立的。有同學可能要問,既然兩個觀點都成立,那有什么必要去辯論?但事實是都成立的觀點才能辯起來,關鍵看在什么情況下,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面臨多種情況讓你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是自信產(chǎn)生美麗,在另外情況下則是美麗產(chǎn)生自信。我們需要注意的則是,我們現(xiàn)代學子要有充分的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我們也不能盲目自信,更不能自負、自傲。還是要謙虛謹慎。另外我們現(xiàn)代學院是主張追求內在美、實質美的,因為只有內在的實質美才有 分量,才有價值。我們應隨時將自信轉化為美,將美轉化為自信。這樣我們就具有完整健全的人格。
劉院長又針對辯論的具體問題點評道:剛才兩位四辯手的總結陳詞相當不錯,有許多經(jīng)典語言。但要注意把握時間,不要超時。剛才對同學們的辯論內容已經(jīng)講了很多,現(xiàn)在講一講參加辯論活動意義。從表面上看,我們的辯論賽主要是針對口才進行的一種訓練,但實際上卻是對同學們綜合素質的訓練。比如,你將來參加工作去應聘面試,人家就會考核你的綜合素質。如果你在面試時言之無物,文不對題,所問非所答,甚至舉止不端,肢體語言粗俗,怎能順利通過面試官的考試?在辯論賽中,反映的不僅僅是選手們的頭腦靈活、思維機敏,更不是單純的耍嘴皮子、逞口舌之快,而是一個人內在知識水平、綜合思維能力的瞬間體現(xiàn)。因此,內在學問和各種知識的豐富積累,才是對口頭辯論的強力支持。反方辯論一隊的同學們臨時被拉上來陪練,有這樣好的表現(xiàn)值得表揚。像這樣的機會只有在大學里才會有。在座的同學都是智者,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活動在課堂上是學不到的。各年級的同學們都應該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在鍛煉中得到提高。
訓練賽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有的同學意猶未盡,圍住劉院長問這問那。事實上作為大學的一校之長親自到辯論賽現(xiàn)場指導訓練,可能也只有現(xiàn)代學院才會有。同學們都表示能親耳聆聽院長的點評,機會太難得了。
朱文捷

圖為我院辯論集訓隊熱身練習賽現(xiàn)場,反方一辯正在陳述辯詞。

練習賽中,雙方辯手在進行激烈的攻辯。

劉院長在訓練賽現(xiàn)場為同學們進行指導。他說,一來到這里,就發(fā)現(xiàn)同學們唇槍舌劍地辯論得很激烈。今天穿西裝的辯論一隊,不久就要參加陜西首屆大學生辯論賽,我感覺他們今天的訓練狀態(tài)比較好,比上次有很大進步,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今天我們進行訓練賽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尋找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準備迎戰(zhàn)。

文化總監(jiān)朱德海老師在點評中說,辯手在表達觀點時,語速、語調、口齒要清晰,辯論舉止要端莊,要保持亢奮狀態(tài),顯得真理在握。肩膀、口唇等身體部位切忌隨意,以免給人留下論據(jù)不足、觀點不充分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