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4暑期三下鄉(xiāng)孔家塬隊記者李曉榮)夏雨淇淇,初晨放晴。2014年7月11號是我院暑期三下鄉(xiāng)孔家塬隊伍開展工作的第一天。山腳下的孔家塬經(jīng)歷了一天的雨水的洗禮,靜謐之中更顯清亮。來到這里的同學們不再眷顧往日的愜意生活,在新的環(huán)境里開始放置每個人心中的下鄉(xiāng)心情。
尋根問祖 探訪孔子后裔
位于太白山腳下的橫渠鎮(zhèn)紅祥村住著不少70年代搬遷至此的孔子后裔,現(xiàn)今在這里居住的孔氏家族500多人。在這里,還有一尊孔圣人的雕像在村子里屹立。既是孔圣人對他后裔的陪伴,也是孔氏家族對先圣孔子的尊崇。我們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者,當然,也不忘對先代圣人們古訓的學習。早上,帶隊老師按計劃把同學們分成了兩個分隊,一隊出發(fā)在村子里對村民進行走訪,另一隊的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找到了孔氏家族的長者孔老師的家,對這位為孔儒文化接力傳揚的踐行人進行探訪。
孔垂云老人今年六十五,是孔氏家族79代后裔。之前在當?shù)貙W校任教,是村子里孔氏家族德高望重的長者,F(xiàn)今退休在家。作為孔氏后裔,他自己義不容辭地擔當起了對孔儒文化的傳承。在孔老師家的客廳,墻壁上裱著一幅“迎客松”和“傲梅寒雪”字畫。儒家所倡導的“禮”的思想不僅在孔老師家里的陳設得到了體現(xiàn),而且全家人都親切和善。在孔老師家我們受到了全家人熱情的接待。和孔老師一番交談,讓我們這些接受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學生們更進一步地了解和理解了孔氏家族的變遷和孔氏后裔對孔儒文化的繼承和傳揚?桌蠋煄е乙黄鸹貞浟怂臓敔?shù)臓敔數(shù)挠H身故事。頗似神話的家族變遷史卻是孔氏家族在這里生根落戶的真實紀錄。第58代祖輩們搬遷至此之后生根落戶。之后再這里成立了孔氏家族理事會,負責每年的祭祀活動。之后理事會的成員克服千難萬險去山東曲阜續(xù)族譜。2011年,續(xù)譜完成,從山東帶回來族譜和信牌,這里孔氏后人現(xiàn)今延續(xù)到了79代。并且一直按照祖上的家譜世世代代繼承著。
“耕讀儒家是根本,人無德行最貧窮”?桌蠋熂议T口很引目地立著孔老師一直推崇的治家警言。簡單的文字里滲透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孔老師講到,在他的家庭里無論哪一輩人,之間的尊敬少不了。少的行孝,大的行愛。這樣家庭才是和和美美的。在他們村子,每個家庭都講究人和人的禮儀教化。將“仁,禮,德,善”的思想一代一代傳承。村子里的孔氏家族也都同樣是孔家文化的傳承者,當?shù)卮A⒘丝鬃拥裣。還成立了孔家文化傳承理事會,他們完善了遷移之后的族譜。并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舉辦大型的孔氏祭奠祖先的活動。把真正的孔家文化宣傳、踐行。現(xiàn)今,孔氏家族已有不少人成為國家棟梁之才,為社會做著應有的貢獻。他們是孔子的后裔,他們身上有著不一樣的血液但卻一樣的對孔儒文化的傳承。離開孔老師家,我們帶走的不僅僅是孔老師教給我們的孔儒文化的思想精髓,而且更有一份對孔儒文化的傳承的責任與義務。

拜訪孔老師

孔老師為我們講述家族的變遷

與孔老師合影留念
(二)
(2014暑期三下鄉(xiāng)孔家塬隊記者李曉榮)少年學子,茁壯成長。7月12號,我們孔家塬三下鄉(xiāng)支隊開始對孔家村聞訊我們有支教服務而趕來參加輔導的小學生們進行輔導。
大手拉小手 快樂往前走
鄉(xiāng)下生活的孩子們臉上有著更天真無邪的笑容。他們心里充滿著對未知的好奇與驚喜。見到我們志愿者同學們,有人偷偷用方言讀我們衣服上的“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三下鄉(xiāng)服務隊”的文字。有人熱情地稱呼我們“老師”,問我們從哪里來。還有些許人躲在人群后面張嘴笑著,沒有門牙的笑容更是把我們逗樂。一見面就喜歡上了這里的孩子們。簡單交流,發(fā)現(xiàn)他們每個人都有好聽的名字。一個叫孔飛馳的男孩告訴我們他們都是孔家的后人,名字都是按照族譜起的。他的同伴孔欽豪按輩分來算就是他的孫子了。我們聽后,才發(fā)現(xiàn)文化的傳播還有這樣的形式。
對孩子們進行一番了解之后,同學們按照年級把孩子們分開,帶到之前準備好的教室開始對孩子們進行輔導。聰明的他們很喜歡學習,總是不斷提出問題,“老師們”也認真耐心地給孩子們講解。希望真正地能給孩子們教會他們所需的知識。在我們上課的地方,有一個樹蔭道。課間的時候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在林蔭道玩游戲。每天早上朗朗的讀書聲和大家玩游戲的笑聲把靜謐的校園也帶著歡樂起來。在所有的學生中,有幾個特別小的上幼兒園的孩子很是活躍。我們的“謝莎老師”成了幼兒園的老師,帶著這幾個小徒弟學習唐詩,學習讀書寫字。幾個小家伙成了我們學生中的“四小靈童”;顫娍蓯鄣乃麄兒苁艽蠹蚁矚g。
和孩子們的相處很是愉快,我們的老師們制訂了時間表和教學計劃。給我們的孩子們輔導作業(yè)的同時還給他們教音樂和繪畫。由于條件有限,我們在課余時間給孩子們用電腦放一些電影和視頻看,學生們圍坐在一起,從這里了解外面的世界。
每天的支教時間,孩子們早早便會來到學校。放學之后,老師們帶著孩子們排好隊,唱著歌,送孩子們回家。幾天的相處孩子們已經(jīng)和老師們產(chǎn)生了感情。有的孩子們來學校的時候還給老師們帶來自家種的水果。孩子們的心里是單純的,他們覺得誰對他們好就喜歡誰,在他們眼里,從外面來的這些老師們就是他們心里最可愛的人。

“1-2-3,茄子!”

我們在樹蔭下唱歌

我們輔導小朋友寫作業(yè)

孩子們在專注地看視頻

端正坐著聽“老師”講課的孩子們

孩子們天真的笑容像溫暖的陽光
(三)
(2014暑期三下鄉(xiāng)孔家塬隊記者李曉榮訊)7月13號,孔家塬“三下鄉(xiāng)”支隊走進村民的生活圈。經(jīng)過調(diào)研走訪,按計劃進行孤寡老人的幫扶工作。
關愛與感恩需要行動力
孔圣祈福,世代康健。在孔子后裔居住地眉縣橫渠的孔家塬住著七十年代搬遷至此的后人們。在經(jīng)歷祖輩們的幾十年的辛勞打拼后,如今的孔家塬已經(jīng)邁步走向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致富小康的路上。在這個環(huán)境秀麗的鄉(xiāng)村里,住著很多高壽的老人們。據(jù)了解,500余人的孔家塬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就有二十多,七十歲以上的就有五十多人。在這里老人們兒孫滿堂,頤養(yǎng)天年。很多人說孔家塬的自然環(huán)境適宜人們居住,然而祖輩們帶來的孔儒文化已經(jīng)深深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們。
孔維均,75歲。孔子第七十八代后裔。家里只有老人一人,同學們提前了解了老人的身體和家庭狀況。組織幫扶小組去老人家里看望老人。已過古稀之年的他一個人住著,生活起居完全自理。老人身體健康。因為家境較困難,兒子早年在蘭州打工,近幾年為方便照顧老人,便在西安的建筑工地做短期工,經(jīng);丶铱纯蠢先,給老人準備好生活用品。因為他不能時刻陪在老人跟前,他常托付鄰居陪老人聊天下棋。給老人買了隨身收音機給老人解悶。老人的女兒也出嫁到附近的村子,隔幾天就來給老人洗洗衣服,收拾房間。老人說,孩子們都很孝順,他自己身體還好,不想讓兒女們有過多的負擔,能走動的時候就自己過著,鄰里們也很照顧他,雖說算個孤老頭,他也覺得沒啥難處。
同學們在老人家里給老人打掃了衛(wèi)生。陪老人聊天,老人的幾句話讓同學們受教頗深,“社會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只要自己下定決心就可以克服。只要努力,命運就可以改變。”
和老人短暫的相處,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老人身上那份純樸與善良。作為孔子的后人,他說自己也沒為社會做多大貢獻?墒蔷褪且總人把自己的小家顧好,也算是為國家減輕負擔了。然而,人的言談舉止總會對身邊的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老人已經(jīng)在生活中把孔子的思想文化傳承下來了。我們?yōu)槔先怂鞯牧λ芗斑h遠不及老人給予我們的深深教誨。

感謝老人家給我們的深深教誨

我們和老人愉快的聊著
(四)
(2014暑期三下鄉(xiāng)孔家塬隊記者李曉榮訊)7月16日晚,“三下鄉(xiāng)”孔家塬支隊的老師和同學們組織這幾天參加輔導的小孩子們在孔家塬的文化廣場上舉行了一場文藝晚會。我院老師還為孔家塬的村民們放映了文化宣傳片《孔子》。
期待這片熱土明天會更好
盛夏之夜,涼風習習。幾天的認真教學和排練。晚會在大家的期待中開始了。村民們吃過晚飯,帶著凳子早早地來到廣場來看晚會。首先是幾個漂亮的小姑娘為大家唱了一首好聽的《櫻花草》,孩子們就是家里的希望,心里的的希望在閃閃發(fā)光。看著自己的孩子在舞臺上表演,家長們滿臉幸福。接著,幾個可愛的小娃娃給大家?guī)砹宋璧浮逗商猎律罚?ldquo;小精靈”們的表演吸引了所有人的關注。兩位美女老師為大家?guī)硪欢蝿忧榈母枨稅鄣姆瞰I》。活躍的鄉(xiāng)村怎么能少的了大媽們的參與呢,一段歡快的廣場舞表演更是表現(xiàn)了孔家塬人們新生活的豐富多彩。我們的帶隊老師楊老師和高晨同學為大家打來了精彩的相聲《軍營之歌》,全場送來掌聲和歡笑。炎炎夏日的夜晚氣氛更加活躍。我們的到來不僅僅是學習,還有我們對我們學院的宣傳,所有來孔家塬支教的志愿者們一起表演了小合唱《現(xiàn)代韶光》和《隱形的翅膀》,將我們現(xiàn)代學子的朝氣和希望帶給這個鄉(xiāng)村。接著,是我們所有的孩子和志愿者們一起帶來的朗誦《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祖國。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所有人。最后,一名志愿者為大家演唱了《明天會更好》,期待我們的學生們明天會更好,期待孔家塬的明天會更好。
之后,老師們?yōu)榇迕穹庞沉宋以旱纳匈t節(jié)的新聞和電影《孔子》。希望村民們能對孔子文化以及先圣孔子有更深的了解。村民們認真地觀看了視頻和電影。很多人說,他們很少能接觸這些真正的文化,看來這些,算是認真地學習了孔圣的思想精髓了。
最后,孔老師代表家族對我們“三下鄉(xiāng)”孔家塬支隊的老師和同學們表示感謝。在這里,我們才真正地做了實際的事。

我們在籃球場為村民們表演節(jié)目

我們在排練節(jié)目

我們在為晚上的合唱做準備

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排練著

為鄉(xiāng)親們放電影
文字記者 新聞1201李曉榮
圖片編輯 漢文1305黃夢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