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咱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這撥人,對于吃,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饑饉歲月里,怎一個餓字了得,吃頓飽飯,實乃莫大向往。 三轉一響,那可是有錢人家娶媳婦的高標準,難倒了多少鄉(xiāng)下人。物質的極度匱乏,激發(fā)拼搏者奮斗力量。 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大地,強勁號角在神州鳴響,社會經(jīng)濟得到快速發(fā)展,人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見面相互打招呼再不是不分場合一概“吃了嗎”的關心體貼尷尬無奈問候,有的是更高追求。 幸福來得太突然,狗呀貓呀都跟著講究起來,丟棄了看家護院、逮捉老鼠本能,人模人樣兒穿起衣裳陪主子遛彎兒,如此高貴待遇,羨煞蕓蕓眾生。并非貓狗真的就高貴了,能逮老鼠才是好貓,能看家護院才是狗的本分,是萬物之首人的寵愛之故。正如讓樹葉飄零的不是風,而是季節(jié)。 《紅樓夢》93回里,賈府發(fā)生的那起風月案,焦點是賈芹,賈府里分管宗教事務,權稱他賈經(jīng)理吧。這起風月案沒能扳倒賈經(jīng)理,舉報者不僅沒有看到賈府反腐倡廉新局面,連揭穿賈經(jīng)理腐敗真面目都沒有看到。究其原因,是源頭出了問題,一則賈府查案拋開查明事實真相嚴懲責任人,顧及的是賈府聲名不容敗壞。二則敗壞賈府名聲的人不是案件嫌疑人,舉報人才是罪魁禍首;三則挽回賈府名聲的途徑不是有錯必究重塑反腐形象,而是封鎖消息嚴防擴散;四則領導者腐敗根源不是以權謀私自甘墮落,而是狐貍精一般妖冶的小尼姑、女道士的勾引。 正可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家族這樣的管理模式,敗落勢在必然。“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這是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的忠貞直言。古往今來,蕓蕓眾生里從不缺乏小人,單位里也從不缺位小人,小人得勢,大到毀滅一個國家,小到敗落一個單位、一個家族。 幸福相對于每個人各有不同。大多數(shù)人的幸福,吃飽穿暖后,由初始的擁有一部黑白電視機到如今獨享一棟小洋樓;孝順的人幸福,莫過于陪伴父母一起變老;仕途得意者的幸福,舍得有度,進退自如;咱平頭百姓的幸福,就是活出自我,人事流離中不隨波逐流,生活比對下不艷羨他人。學會接納自己,正如一眼泉,當你試著去發(fā)現(xiàn)和涌動,生活的幸福之泉會從這里汩汩流淌…… 因為餓,總離不開吃,無法抹去的時代印記。就像莫言筆下的高密東北鄉(xiāng),蕭紅筆下的呼蘭河,孫犁的白洋淀,那是深入骨髓的故鄉(xiāng)情。 我想說的是,仕途得意者的幸福,不是吃香喝辣,是遠離小人左右的獨立思考,是明辨是非的魅力人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