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鄉(xiāng)間小路,我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家居山野僻壤,打小就領略過“開門見山”別樣內涵。從晃悠學步到生活工作,總在鄉(xiāng)間小路上奔走,縱然有些微停歇,也是在為行走蓄積力量,以期欣賞到更美的風景。 當鄉(xiāng)村振興的浪潮激蕩神州,家鄉(xiāng)面貌也煥然一新。門前那條小河有了原有生機,雖未改變一線細流的羸弱,卻彰顯奔騰不息的頑強,正如山民的堅強不屈,在廣袤的田野里,用勤勞耕耘希望,深知一旦忽略春天的播種,咋都不會有秋天的收成,盡管收獲微薄,依然不知疲倦地勞作…… 我從事農村金融工作,注定與農民有著割舍不斷的情誼,我喜歡山民的直截了當,敬重不斤斤計較算計刻薄,在鄉(xiāng)間,自尊與高貴,俯拾即是。 工作緣故,時常到單位駐村現(xiàn)場記錄金融服務“三農”的真實,我目睹過貧困戶眼睛里的豐富情感,也許貧困激發(fā)富裕愿望,窮苦孕育上進動力,抑或坎坷磨礪擺脫現(xiàn)狀的奮斗意志。山民以勤勞為利器,農信人延續(xù)背包銀行精神,迸發(fā)耀眼的火花,點亮山村。金融扶持下的山溝溝,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世居深山老林眾鄉(xiāng)親,告別肩扛背馱運輸物資艱辛,水泥路通到道場上;山高缺水的難題不再是問題,無須節(jié)儉著一盆水洗臉洗腳拌豬糠,鍋臺邊兒擰一擰水龍頭,自來水溢滿水缸。緊鎖眉頭的山民展開笑顏,不住嘴兒把富民政策夸贊。 閑暇的時候,喜歡安靜,努力凈化朋友圈,以求生活的簡單與事物的簡約。幾位農民朋友,幾年也不一定能見回面,可內心卻從未遺忘,時時想起。我對朋友一詞有自己的詮釋與標準,交友從來不以地位論貴賤,我從品質的高貴里學會隱忍,因為農民朋友的憨厚樸實讓我不再咬著牙逞強、忍著淚倔強,活出人生的真實,我深深懂得在沒有光的時候,連影子都會離開自己。 無論是曾經的窮鄉(xiāng)僻壤,還是如今的美麗鄉(xiāng)村,行走在鄉(xiāng)間小路,始終感覺溫馨而踏實,也許源于那里能夠讓漂泊的心駐足的緣故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