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肖家灣,兒時的回憶
肖家灣,院落處于在一個山灣灣里,成人字型布局,人字頭上是大材公墓。人字右邊是一個小型水庫叫雷塘,人字開口處是一條機耕路(2000年建成3.5米寬的水泥路)和水田,人字的頭部(北面)和西面環(huán)山。我家是一棟一層四排三間小木房,處于人字西面端頭處小山上,要爬一個十米高的陡坡,陡坡上用石頭砌成石梯,每天都要下上梯。我家開始在屋子小山上面種了3根竹子,幾年后小山長滿了竹子,成了裊娜蔥翠的竹山。肖家灣,顧名思義,都姓肖,都是大材公的后人。大材公有5個兒子,開枝散葉,人丁興旺,至今有14代人了,經考證肖家灣歷史(大材公歷史),距今有253年,每代人平均18.1年。院子中央有一口古井,是大材公用大塊青石砌成,有4米多深,那清澈見底的泉水,溢出井邊,象永不干涸的乳汁,哺育著一代又一代肖家灣人。
肖家灣有三個山嶺的山林,其中半個山嶺劃撥給大隊園藝場。山里樹木主要是松樹。六、七十年代煮飯完全靠柴火,所以山里松樹被砍得光禿禿的,柴草長上一點就被砍走了。那時連雪峰山上面的樹林(杉樹)、柴草都被砍光。90年代來用煤炭、現在用液化氣作燃料,代替了柴火。不用柴火了,樹木得以休養(yǎng)生息,山嶺都長滿挺拔的松樹、杉樹、權木、柴草,變成了翠綠的森林。
七歲時,我到平梅大隊小學讀書了。我家距學校四里地。小學是二層的木房樓,我在二樓的一間教室,我們下課后,在樓上跑來跑去時,樓板吱咯吱咯響。有一次,上樓的梯板掉了一塊,我的一個同學不小心,從二樓摔下來了,把腳摔傷了,到大隊診所打針吃藥10多天才上課。那時學校五個年級五個班,每個班25-30個學生,包括校長在內也就四個老師。語文課第1一3課是:毛主席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歲。我的啟蒙老師姓唐,當時45歲,男老師.他教語文和數學課,又當班主任,那時我的那個班30個學生。上的第一節(jié)語文課,唐老師先在黑板的右邊寫上大字:毛主席萬歲,然后他在左邊畫了一幅圖:一座房子,上面一個太陽,地上有幾個人。他又將人簡化了:一個小園圈,底下兩只腳,再寫了一個人字,他說這是一個人字,字是象形字,人字就是這樣來的,又象日字,她是園圈上發(fā)出光,簡化就是日字,就是太陽的意思。毛主席就是我們國家的頭頭,他象太陽一樣,永遠照著我們,萬歲就是永遠健康的意思,他老人家萬歲,我們就永遠幸福。唐老師和藹可親,上課生動活潑,同學們都愿意聽他上課。他上的第一堂課記憶猶新。
那時早晨媽媽起早做好飯,喊我起床,吃早飯后,8點前趕到學校上課,2點半左右放學,在學校也不吃中餐,放學到家里吃飯,也就是中,晚餐一起吃了。然后就去扯豬草,或上山砍柴,放牛。那時的業(yè)余活動,就是打撲克,自己用硬殼紙做的撲克。還有就是在山上畫一個棋盤,下五子飛或三角棋。9歲那年我看到大人在下象棋,先是看得津津有味,后來就和小伙伴們下,然后和大人下,喜歡下象棋的大人們看到我就喊:肖猛子過來,下盤棋。我讀初一時,居然大人們下我不贏了。
小時候喂了很多雞和鴨子,50-60只,每天趕到田地去拾食,也不發(fā)病,生了很多蛋 ,拿到縣城去賣,8分錢一個,一次賣70多個5-6塊錢,在街上吃1角錢一碗光頭面。
小時候的我,個子不高,黑不溜秋,膀大腰圓,有的是一把力氣,經常和小伙伴們一起摔跤,往往是一對二,沒出現過敗績。擔水挑柴都往重的挑。鄉(xiāng)親們給我取了外號:肖猛子?此票繚h的我,卻粗中有細,讀書可不含糊,在小學、中學、高中都是第一的成績。從小喜歡看書,三年級開始看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很多的字不認識,看得似懂非懂,每看一遍理解就深一次。現學現賣,給小伙伴們講故事,還能說上幾段書中原話,如水滸: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想此路過,留下賣路財。倒也,倒也,喝了老娘的洗腳水。說得有板有眼,維妙維肖,博得他們叫好聲。
小時候,看到鄉(xiāng)親們畜禽發(fā)瘟疫死亡,心里著急,想到我要是獸醫(yī)就好了。這是我考上大學報考獸醫(yī)專業(yè),當牛郎中豬郎中,只要能幫到鄉(xiāng)親們就行,這是我兒時的初衷。
那失去的歲月,一去不復返,可肖家灣、小伙伴們樣子,還時常浮現在我的夢里,成為我兒時的回憶。
二、那年,我十六歲
1974年我洞口公社中學畢業(yè)后,沒有推薦讀高中,1975年我在隊里勞動了一年,成為湖南省洞口縣洞口公社平梅大隊肖家灣生產隊社員。
十六歲那年,我學會了做農活。
青青的禾苗插滿田,金色的稻穗忙收割。轟隆隆的打谷機聲,嘩啦啦稻谷裝滿倉,充滿著田園生活詩詞畫意。唱著二十四個節(jié)氣歌,收獲著糧食豐收的喜悅。
首先是做農田活。我虛心向老社員請教,有疑問就問,不會做就要老社員做示范,照樣畫葫蘆。從水稻苗插秧,施肥,鐮刀割禾,打谷機打谷,谷籮盛谷挑擔等做起,到后來學會犁田打耙。只要你有力氣,都能學會的。那時剛開始種植雙季稻,早稻不插五一禾,晚稻不插八一禾。然后做旱土活。主要掌握旱作物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的播種和收割時間。小麥9-10月播種,次年4-5月收割。玉米種植二季:春玉米3月種植,7月上旬收獲,夏玉米7月下旬種植,次年11月收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肖家灣山多田少,水田生產的糧食不夠吃,人們就往山里開墾旱土,種上麥子、玉米和紅薯,每年要吃上4個月的旱糧。所以肖家灣的旱土活較多的,也比較累人。
十六歲那年,我學會了配比農藥殺蟲。
有禾苗的季節(jié),天天都要背噴霧機噴農藥殺蟲。有殺蟲雙,甲胺磷等農藥,雖然各種農藥標簽上有配藥比,但具體到早、晚用,不同禾苗期用量是有區(qū)別的,還要看治蟲效果,加以調整。
十六歲那年,我是水庫工地的小通訊員和戰(zhàn)斗員。
在毛主席大興水利,水利是農業(yè)命脈的指示下,洞口公社也大建水庫、水渠工程。公社統(tǒng)一到各大隊各生產隊抽調男勞力修建水庫,后來男女老少都派到了水庫工地。
那水庫工地上人山人海,紅旗招展迎風飄,戰(zhàn)天戰(zhàn)地、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橫幅醒目,人們挑著擔子,人來人往,你追我趕,水庫壩上,人們四人抬著一小錘(石錘),八人抬著一大錘(石錘),“嗨喲、嗨喲”的號子聲,此起彼伏,壓實一層一層土層。好一幅壯觀的勞動場面,讓人不知不覺身在其中而不知勞累。太陽曬黑了臉龐,汗水浸透衣服,扁擔壓彎了腰,雙腳跑步起泡,雙手緊握鋤頭起硬繭。勞動空閑,讓我不知不覺拿起鋼筆,寫起5篇通訊稿:水庫工地你追我趕,肖家灣漢子立新功。毛澤東思想指引,書記勇挑重擔行走如飛。行走飛毛腿,土往壩上堆,嗨喲號子聲,壩上土一層多一層。知識青年斗志昂,不怕苦來不怕累。男女老少齊上陣,水庫工程當首位。我的通訊稿多次在水庫工地、大隊、公社喇叭廣播,大家親切稱我小通訊員。
我那時參加修建了石灰窯、光明、烏龜塘3個水庫。
正是我們那輩人,興修水庫和水渠,打下了旱澇保收的農業(yè)水利工程基礎,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科學家研究雜交水稻高產品種,包產到戶的農村責任制改革,才解決了困擾中國60年的溫飽問題。
十六歲那年,我參加了毛澤東思想宣傳隊。
下半年我參加大隊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學會了識譜和吹口琴。并被派往元豐大隊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學習2星期。元豐隊隊長袁光能能唱能跳,演《白毛女》中大春,數他跳得最高,年底公社匯報比賽演出,元豐隊第一,平梅隊第二。后來袁光能從大隊干部,一路公社干部、書記、區(qū)委書記到縣林業(yè)局局長,后來他給了我很多幫助。
十六歲那年,我與公社謝書堂書記有過交集。
其實有過3次交集:第一次是初一時,我到我爸公社基建隊,見到謝書記,我爸要我喊他謝叔叔,我怯怯的喊了一句:謝叔叔,就跑開了。那時公社書記在我眼里是大大的官,只有大隊書記、大隊干部才能見的到官。我爸是解放前湖南大學高才生,原是學水利水電的,解放后自學成才學建筑,設計繪畫、施工都會。后來公社調他到公社基建隊當施工員。他和公社領導熟,如公社書記謝書堂。謝書記他們也非常尊重我爸,叫我爸肖工程師。第二次是我們初中畢業(yè)會上,學校意外請來謝書記來講話,他人高馬大,嗓門也大,說:同學們,毛主席教導我們說,年輕人是早晨八九點鐘太陽,前途遠大,你們今后還有上高中上大學機會,就要認真讀書成為棟梁之才。不上高中了,同樣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扎根農村一樣有作為和出息。他代表學校發(fā)獎狀給我,是2個獎狀:數字比賽第一名,作文比賽第二名。第三次就是在水庫工地與我比賽挑土。謝書記來水庫工地,看到我說:肖猛子,聽說你力氣大,跟我比賽挑土,看誰挑得多。
十六歲那年,我體會到養(yǎng)豬多么不易。
那時養(yǎng)的豬叫黔邵花豬,扯豬草煮熟食,那時糧食不夠,主要用米糠、油菜餅、麩皮、平常淘米的潲水以及紅薯來喂豬。每年11一12月喂食較多紅薯加少量米來育肥,叫壯年豬。并有殺年豬習慣,做的一道菜叫花豬肉大雜燴,以花豬的肥肉為主,并將花豬的少量肝、肺、心、腸混合做成,不加任何佐料,其肉質細嫩、香脆、甜潤、肥而不膩,特別味美可口,是洞口縣傳統(tǒng)過年豬傳承,其他豬種做不出這道菜的味道。但黔邵花豬生長慢,出肉率低,要喂14一15月才130來斤。
那時是計劃經濟時代,公社食品站給每家派購豬任務,2年1頭豬,直到1983年才取消。那時豬肉成了奢侈品,每月能吃到2一3次肉,那比現在把肉當小菜吃。發(fā)肉票,平價7角6分1斤肉,高價的要9角8分1斤,都爭著要肥肉,拿肥肉熬油,用來炒小菜。
那年7月,我家到食品站出售1頭130斤豬,得幣64.2元。我用板車木籠裝的豬送食品站,先回家,老娘結賬后,把錢用汗巾布包好,放進口袋里,到群歡飯店吃了一碗光頭面,出來后錢被小偷偷走了。一路哭著回家的,對我、我姐說:“對不起你們喂了一年多的豬。”過了2個星期左右,我?guī)е秲鹤?人到生產隊牛欄玩,那時牛欄墻是用土磚壘的墻,沒拌水泥和石灰泥的,墻沒穩(wěn)的。正巧,這次我們剛走出牛欄沒幾分鐘,牛欄墻就倒了,還好沒砸著侄兒們。我娘聽說后說:“失財轉爛生。”是她自己安慰自己。
十六歲那年,我體會到勞動之余的樂趣。
那時隊里除雙搶和修水庫外,其他時間出工做旱土工,空閑時,往往三五成群在樹蔭處講白話、拉家常,常言道:白話,白話,老鼠啃西瓜。我在白天聽他們講,晚上用本子記,收集了很多民間故事,如山門王屋九故事、朱天子白云遮陽、朱天子鯉魚跳龍門、三兄弟學乖、女兒換臭蘿卜、丑豬婆你夸什么嘴等故事。后來我把王屋九巧治懶婆娘和騙子、賣貓、親嘴、得了七仙女老婆等7個小故事,編成《洞口民間王屋九故事》,另編《朱天子與美云姑娘愛情故事》一起發(fā)表在《稻田文學》,入選《新時代散文作家集》一書。
這里講述1個《丑豬婆你夸什么嘴》的故事。從前一女婿,拿10倆銀子學乖,學到了:獨木橋真難過,獨木不成雙。一塘好魚,可惜沒有好箏。牛腳窩的魚個個該死。……丑豬婆你夸什么嘴。一共學到了10句話。最后一句是:丑豬婆你夸什么嘴。是一婦人到豬舍去拿豬食盆,餓了的母豬叫得格外歡。那婦人卻不知罵母豬的話,也得到銀子。這次到岳母娘家做客,人家面前放一雙筷子,他面前放一只筷子,他就說:獨木橋真難過,獨木不成雙。家人馬上拿來另一只筷子。人家面前放湯匙,他面前不放湯匙,他就說:一塘好魚,可惜沒有好箏。家人馬上給他拿來湯匙。……他就說:牛腳窩的魚個個該死。……如此前9句都用上了,且用得恰到好處。岳母娘一路表揚女婿:女婿變聰明了,是我的好女婿,等等,說個不停。這下好了,在女婿聽來,岳母娘的聲音就好像母豬叫聲一樣,他就對岳母娘說:丑豬婆你夸什么嘴。
1998年我在洞口塘雪峰山一帶收集了養(yǎng)豬小調。我把它編為《洞口養(yǎng)豬小調》:丑豬婆,你莫夸嘴/山里的妹子喲,一日三餐伺待你/我養(yǎng)的那個懶豬喲,是又肥又大/我樂呵呵,樂呵呵/你是我的小錢罐喲/我樂呵呵,樂呵呵!就是我16歲聽到的“丑豬婆你夸什么嘴”的翻版--另一個版本。兩個版本,就好象一個劇本一個上半場,一個下半場,喜劇開場和結尾!抖纯陴B(yǎng)豬小調》,郎朗入口,人們樂于朗誦。后來我把它搬上了中央7臺節(jié)目,名不經傳的《洞口養(yǎng)豬小調》,登上了大雅之堂,這是一件值得我高興的事情,這是后話。
十六歲那年,我品嘗到了人生中酸、甜、苦、辣。
一年的人民公社社員生活,體驗到了隨日而出,日落而歸的農民終年汗水辛勤勞動的田園生活以及豐收時的喜悅,深刻體會到李紳憫農古詩真正含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養(yǎng)成了吃苦節(jié)儉習慣,對我后來的成長有莫大的幫助。
十六歲那年,我永遠記住了肖漢祥生產隊長、肖本領大隊貧協主席、肖新民生產隊會計、肖漢聰社員,在那個唯成分論的年代,他們對我的幫助、身傳言教以及大公無私、勤勞勇敢、助人為樂的品質。
十六歲那年,命運之神再一次光顧了我,讓我有了上高中的機會。
在生產隊勞動一年,我吃得苦耐得勞,成為可以教育好一代的勞動典型,大隊書記黃開芳在大隊社員會上多次表揚了我。后來在謝書記關心下,第二年把推薦讀高中的指標給了我。我想,這固然有我爸為公社做了貢獻有關,但也與我積極勞動和品學兼優(yōu)的初中檔案以及學校推薦分不開,不然好事不會無緣無故降到你頭上。知道農村工作和學習條件差,生活之艱難,讓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高中學習機會。
往來如煙似夢,轉眼歲月怱怱。我永遠記住我那人民公社社員的時光,是它鍛煉我的體魄和膽略。在這里,我非常感恩謝書記、黃書記和父老鄉(xiāng)親們。
1975那年,我正好十六歲。
三、父愛如山
我的父親肖益熾,1946年考取了湖南大學水利水電系電力專業(yè)。那時他作為軍隊遺屬,上大學學費全免,當時只拿了七塊光洋到上學。但在第三年1949年上半年因讀書用心過度,嚴重的肺病,不得不休學。
解放后,他1949年至1952年是土改干部,去城步縣參加剿匪,斗地主分田地;囟纯诤蠓峙湓诙纯诳h城平溪中心學校當了二年教師, 教育局安排他抓基建項目,因為他是學機電專業(yè)的,有力學基礎,轉行鉆研土木工程,取得效果。后在洞口縣人民醫(yī)院當了三年后勤總務。這期間自學土木建筑系教課書,洞口籌備建筑公司,技術歸隊,抽調他到設計室做工程設計及預算工作,然后進入洞口縣建筑公司,從事建筑設計,繪畫,施工工作。
父親后來一直在建筑行業(yè)工作,洞口縣內很多的高樓大廈都是父親的杰作。如洞口縣人民大會堂,洞口縣百貨公司大樓,洞口縣供銷大廈,洞口縣藥材公司大廈等。這些建筑物都是七層樓高,對60年代來說是最高的建筑物了。洞口縣標志性建筑物--洞口縣人民大會堂,是1959年所建的,當時水泥鋼材供應緊缺,大部分都是木材結構。因此我爸爸花費了很多心血,精心設計,不分晝夜守在工地,從一磚一瓦進材料做起,按圖紙施工,搶進度,在四個月建成,提前2個月完工。據說,父親設計的這個大會場,完工后只剩余了200來塊紅磚。這個樣板工程和父親的名字也寫進了洞口縣志的建筑分卷。
1974年我洞口公社中學畢業(yè)后,沒有推薦讀高中,1975年我在隊里勞動了一年,成為1名社員。那時公社只有1個家庭成分問題推薦讀高中的指標,另1個是成分問題的肖勁風讀了高中。
父親1.7米個子,一張不拘言笑、嚴肅的臉,平常對我們很嚴厲,做錯事他罵得很大聲,孩子們都怕他。這次他卻象和藹可親的慈母一樣安慰我,說:孩子,要堅強起來,沒讀上高中,我教你,湖南大學的大學生,教得高中課程來,給你買教材書,只要你想讀書,可以自學成才的。
過后不久,父親真的買來了高中一年級課程教材,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都有。他安排我學習的課程、時間和進度?赡菚r條件艱苦,白天有繁重的勞動,只有晚上學習了,那時是煤油燈,才有挑燈夜讀、鑿壁借光之說。每天晚上堅持學到12點,有時超過。父親在公社基建隊,距家5里地,堅持每天回家住,早晨7點起床,趕往公社,目的就是為了輔導我課程。
在父親輔導下,加之我小學、初中學習基礎好,自己一年的努力下,我把高一課程學了一遍,為了檢驗學習效果,還想辦法借用高一試卷,做題,父親閱卷打分。這樣掌握了高一課程文化知識。為我今后高中、大學的學業(yè)打下了堅實基礎。
有次白天勞動時,我受到很大委屈,晚上早早埋進被子里生氣,沒理媽媽、姐姐她們。父親回來時帶著2本水滸圖畫書,他知道我最喜歡看圖畫書了。就把我被子掀開,拿著書說:和良,你看我給你買什么回來了。我一看見圖畫書,就跳起來,說:把書給我。也不發(fā)脾氣了?此拼中牡母赣H,還很懂心理學的。
命運之神再一次光顧了我,第二年讓我有了上高中的機會。這與父親為公社做了貢獻有關,但也與我積極勞動和品學兼優(yōu)的初中檔案以及學校推薦分不開。
小時候,看到鄉(xiāng)親們畜禽發(fā)瘟疫死亡,心里著急,想到我要是獸醫(yī)就好了。這是我考上大學報考獸醫(yī)專業(yè),當牛郎中豬郎中,只要能幫到鄉(xiāng)親們就行,這是我兒時的初衷。我后來大學報考和學習的專業(yè)是獸醫(yī)專業(yè)。成為洞口縣畜牧獸醫(yī)技術權威,多次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表彰,實現了我兒時當獸醫(yī),服務于民的初衷。父親本來要我報考土木系,繼承他的事業(yè)。但他也沒有特意阻止我報考獸醫(yī)。
我上大學回家時,父親諄諄教誨,學好獸醫(yī)專業(yè)書,還要多讀中國名著、唐詩宋詞和毛澤東詩詞,中華文化是中國人的根。
當他聽到我勇跳雷塘救人,診治牲畜疫病為養(yǎng)殖場挽回十幾萬損失,拿回縣政府嘉獎證書時,他露出開心的笑容,對鄰居說,我家4個孩子,還是和良有出息。
四、洞口一中,我可愛的母校
洞口一中,全稱洞口縣第一中學,座落在洞口縣城一大橋和橋下平溪江大埧下首,西與百年文昌塔相鄰,南與迴龍洲隔江相望。洞口一中,是我的母校,也是洞口縣很多優(yōu)秀兒女的母校,是洞口縣人民向往最高文化學府。
洞口一中,我可愛的母校,可愛就可愛在,你是一座有文化底蘊的百年古校。
座落在洞口縣城平溪江旁的洞口一中,前身系創(chuàng)辦于1880年的硤江書院,設文昌塔側。1909年改為硤江高等小學堂。1943年改為硤江初級中學。1952年私立又蘭中學并入硤江中學,改名私立武岡平溪初級中學。1952年改名私立洞口平溪初級中學。12月改名洞口縣第一初級中學。1958年8月,招收了兩個高中班,遂成為一所完全中學,更名為洞口縣第一中學。1969年、1971年,學校先后更名為洞口區(qū)中學、洞口縣中學。1975年復稱洞口縣第一中學。洞口一中有142年創(chuàng)辦歷史。
老校區(qū)西臨文昌塔,北接32O國道,南濱平溪江,與“鳥過清溪疑仙島”的迴龍洲隔溪相望。
洞口縣文昌塔,建于清同治元年,以青磚構成,七級八面,高四十二點六六米。造型雄偉壯麗,結構復雜嚴謹,內設螺旋式梯級行人走道,穹廬式圈頂,檐面和中心內壁均有彩畫裝飾。頂部蓋似鐵頂,飛檐翹角,四周八個斗角懸八只銅鈴,清風徐起,鈴聲悅耳。塔頂有常青樹數株,如冠似蓋,把塔點綴得十分壯觀。進門石柱上刻有一聯:“碧水環(huán)流地疑蓬島,青云直上人在瓊霄。”
迴龍洲古木參天,四面環(huán)水,鳥語花香。方以智是明代著名思想家,他到迴龍洲游時詩云:“鳥過清溪疑仙島,人從何處問蒼天。”迴龍洲是洞口一中學子讀書學習的好地方。
新校區(qū)位于洞口縣城硤口路東側,雪峰廣場南面。新校區(qū)教學大樓大門口二幅長對聯引人注目,其含有之乎者也,顯示人文底蘊深厚,但也氣勢磅礴:“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樂乎,匯人間群書博覽者何其好也。”教學大樓左側為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1977年恢復高考,國家重視教育事業(yè),洞口一中,從1980年開始從全縣招生,高分學生都錄用到洞口一中讀書。教學班72個,在校學生 3960人,生源擴大5倍多。
洞口一中,我可愛的母校,可愛就可愛在,你培養(yǎng)出一批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教師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51人,一級教師110人,有全國優(yōu)秀教師、勞模5人,有國家級骨干教師1人,省級骨干教師6人,在職教工325人,其中專職教師236人。
可6O、7O年代教師沒有這個師那個師的,都是平等的老師。我們還是;貞浧鹉菚r我們的任課老師。
首先是我44班班主任余灼柏老師,他同時是數學課和音樂課老師。小鼻子小眼睛,笑口常開,卻瞇著眼。特別記得他拉的一手好二胡,常拉的是《二泉映月》?晌覀兡菚r還不懂音樂,聽第一次覺得這是音樂,聽了多次后,覺得余老師拉的二胡,高低起伏,有時好像鳥兒在歌唱,有時好像平溪江水嘩啦啦的響,有時好像進入寧靜的滿天星光的夜晩,有時好像進入陽光明媚的白天,帶你漫步在迴龍洲仙島的林蔭小道,帶你坐小船在湖水中蕩漾。只覺得曲目的歷史悠遠流長。那知《二泉映月》是名曲,其曲名優(yōu)美,極富詩意,具有濃郁的民間風味和深刻的思想內涵,以致在國際樂壇不脛而走,廣泛流傳,成為許多著名樂團演奏的經典曲目。是余灼柏老師引導我們走進音樂的殿堂。
語文課趙林老師,戴一幅金絲眼鏡,瘦弱的身子,好象風一吹就會倒的樣子,他上課語氣抑揚頓挫,聲音不大,卻氣場十足,他一上講臺,同學們啞口無聲,認真聽講。我永遠記住了趙老師教我們語法中兩個要點。一個是他編的語法歌:“主謂賓定狀補,主干枝葉分清楚,定語必居主賓前,謂前為狀謂后補。”“使”容易掩蓋主語,使字使用要慎用。這兩點我終身受用,后來寫科技論文和文學作品幾乎沒有語法錯誤,編輯也沒改我文字。
洞口一中1994屆學子李振國,在《他應當是我掌握邏輯學的啟蒙老師——懷念洞口一中語文老師趙林》文中描述:正己冠,肅己容。是我平?匆娳w林老師時所產生的一種反應。記憶中,他一直是中山裝和黑皮鞋,戴一副黑色邊框的眼鏡,頭發(fā)一絲不茍,手臂夾著教案,不茍言笑,看上去十分嚴厲。尤其在聽說他是我們“洞口縣第一批全國特級語文老師”的時候,有點莫名“怕”他,這大約就是“敬畏”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洞口一中青年老師劉永中在《高山安可仰徒此揖芬——緬懷趙林老師》文中描述: “趙林老師他起得早,每天清晨寄宿生晨跑的時候,他也精神矍鑠地在操場上散步,瘦弱的身體,沉穩(wěn)而淡定的腳步。趙老師知識淵博,經典詩詞隨手拈來,語言詼諧幽默,課堂生動有趣,在學生心中播下文學的種子,會影響他們一輩子。”
他的“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學會思考、表達和交流。”名句成為洞口一中座右銘。趙林老師后來為洞口一中副校長。
趙林老師是我的老師,同時是我肖家的一個堂姐夫。堂姐肖池貞經常叫我去她家吃飯,每次趙老師和堂姐都給我挾豬肉或雞肉菜給我。相對我比同學與趙林老師交流多一些,他對我要求也高一些。
物理課彭國富老師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歷史課殷老師,他講西班牙,帶武崗腔,把西[xī]字說成思[sī]。政治課向武豪老師,他兼任39班班主任,1.82米高,正如他其名武豪一樣的,英武豪杰,身材魁梧,他除了教政治課本知識,他關心世界國家形勢、社會熱點問題。他說中國文化古國,選拔人才歷來是通過考試,科舉一級一級考試,就有皇帝欽點狀元三甲之說,他預示中國恢復大學考試制度必然性,要同學們刻苦學習,迎接這個制度的到來。他原來是大學公安刑偵專業(yè),后來專業(yè)歸隊,回到刑偵崗位,成為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縣公安局副局長,因我后來在縣畜牧水產局工作,派出協助他工作,師生一起偵破了販賣病死豬、飼喂“瘦肉精”2個案件。胖子校長薛忠監(jiān)后來為縣檔案局局長。
洞口一中,我可愛的母校,可愛就可愛在,你培養(yǎng)出一代又一代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才。
1980年后一中學子,每年考上清華、北大的在3至5人,本一上線的300至350人,本二700至750人,本科上線1200至1300人,本科上線率80-89%。上大學后,考上研究生的有4590多人、考上博土的有850多人,出國留學的有960人之多。
高考在則,學生一派奮戰(zhàn)忙碌身影。洞口一中校門帖上兩幅高考對聯:滴水穿石戰(zhàn)高考如歌歲月應無悔,乘風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宮當有時。教學大樓貼上多幅對聯,齊心協力爭分奪秒決勝學考刷新未來,桃戰(zhàn)極限超越自我凝神聚力拼博到底。艱難困苦玉于成沖刺學考舍我其誰,不放過一點疏漏戰(zhàn)學考不放棄一分希望迎高考。奮斗用不懈努力鑄就無悔青春,拼博以有限時間挖掘無限潛能。
回到校園,我又一次聽到教室朗朗的讀書聲,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體驗了一把當學生時的風光。
洞口一中,我可愛的母校,可愛就可愛在百年古校,人文底蘊深厚,人才輩出。
1981屆劉小茂,女,博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導,著名的數學家。1981屆肖小麗,女,研究生,長沙理工大學副教授。
洞口一中學子曾紹群,長江學者,華中科大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生物醫(yī)學光子學研究部教授,Britton Chance生物醫(yī)學光子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生物醫(yī)學光子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洞口一中學子黃少安,長江學者,中央財政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經濟學家。兼任中華外國經濟學會理事、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學會理事、山東經濟學會副會長。著有《產權經濟學導論》、《產權.人權.制度》、《農村股份合作制的多維考察》3部專著。
我的發(fā)少肖益民,1980屆,畢業(yè)于海軍電子工程學院和海軍政治學院,海軍副團級轉業(yè)廣東湛江市財政局,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中華英才》等全國50多家報刊雜志發(fā)表散文、詩歌、小說200多篇。著有4本文學專著。獲國家級散文征文獎10次。其傳略已被收入《中國散文家》大辭典。
洞口一中學子趙力濤,號稱是洞口一中第一才子,本碩連讀于北京大學,后在斯坦福大學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現在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企業(yè)家唐白莉,1981屆,勤勞致富后反哺社會。廣州軍區(qū)服役的唐白莉夫婦,轉業(yè)廣州工作。1995年辭職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辦了廣東中奧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取得成功。2007年她出資100萬元,成立洞口一中“白莉獎學金”基金理事會,后來捐資910萬元成立中奧助學基金會和洞口縣教育發(fā)展基金會。到今年共扶持洞口一中貧困學子4000余人。為洞口教育事業(yè)捐資1940萬元,建設洞口一中新圖書館和洞口四中高標準學生公寓等工程。每年春節(jié)期間她都會拿出100萬元慰問特困戶、五保戶1000戶。為汶川地震和南方雪災捐款400萬元。唐白莉獲得邵陽市第二屆道德模范。并以“女總裁回報桑梓扶貧助學8年捐資上億元” 2015年進入中國好人榜,成為中國名人。
洞口一中,我可愛的母校,可愛就可愛在,你培養(yǎng)出一批吃苦耐勞、樸素、會做人的洞口一中人。
我讀書時的洞口縣一中,只是原洞口區(qū)5個公社的中學,生源是洞口區(qū)5個公社農村學生。同在縣城的洞口縣九中是鎮(zhèn)關城的中學,九中學生叫我們一中學生是鄉(xiāng)吧佬,他們九中學生是街巴佬,看我們不起呢。
我在洞口縣一中上學時,每期交伙食費7.5元,交大豆5斤,香油3斤,自帶米蒸飯。那時洞口一中伙食較差,同學們戲稱為:一日三餐,蘿卜白菜豆腐渣。還好,我初中畢業(yè)后,沒有上高中指標,1975年16歲成為公社社員,在肖家灣生產隊勞動了一年。犁田打耙、修建水庫都干過,生活也艱苦,在公社謝書記、大隊黃書記關心下,才爭得第二年讀高中的指標,我特別珍惜來之不易的高中學習機會。一年勞動經歷,養(yǎng)成了我吃苦耐勞習慣,一心只想在高中階段多讀的書,增加知識。對學校生活好壞一點也不關心,生活差,可我一點也不覺得苦。
同學們在學校操場樹邊和迴龍洲林蔭小道,讀書,唱歌,暢談革命理想。那時同學們最多的理想是高中畢業(yè)后,戴上大紅花,當上雄糾糾、氣昂昂的人民解放軍。我和同學們說,只想繼續(xù)讀書,那怕讀技校和中專?赏瑢W們笑話我,挖苦我說:你成績好沒用的。成分不好,能讀到高中沖頂了,升學當兵沒你的份,別做白日夢了,高中畢業(yè)繼續(xù)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你就認命吧。
我微微一笑,并不把同學們的挖苦當一回事,唯一的是我在學校比別人更加努力,晚自習,下課后,教室里空余時間都有我刻苦學習的身影,沉浸在書海里,在知識海洋里翱翔。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海中的每一滴水,都滋養(yǎng)著我,濡濕著我,仿佛幸福如潮水般涌來,其他什么都不在乎。
1976年、1977年連續(xù)兩年數學、作文、物理比賽我都得了第一名。為此薛忠監(jiān)校長把我叫校長辦公室,鼓勵我,要我繼續(xù)努力再努力,成為學校學習尖子,成為可以教育好一代的好典型,有機會學校推薦你讀中專。我知道,他是安慰我,但也愿意聽,就當做一個美好愿望。
1977年一聲春雷,鄧小平力排眾議,恢復大學考試制度,簡稱高考,推遲到十月份考試。我得以參加了這場史無前例的高考,成為洞口一中77屆考上六個大學生之一。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從苦寒來。1975年我在生產隊勞動時,父親教了我高中一年級課程教材,白天有繁重的勞動,晚上煤油燈下挑燈夜讀,自學和掌握了高中一年級課程。高中二年刻苦學習,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認可。父親、老師教導,自己的努力,通過高考得到了回報。高考制度改革改變了我的生命歷程。
我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后,薛校長已是洞口縣檔案局局長,我們師生見面時,我第一句話是,感謝校長鼓勵了我,刻苦學習和努力,才有了我今天工作機會。薛局長說,我雖然不是伯樂,但看人的眼光還是有的,你刻苦學習精神,為同學們樹立了榜樣,那時我頂著壓力,在學校黑版報每次貼上了你的作文。
教育興,百業(yè)興。教育為本,教育是一項基礎性和千秋偉業(yè)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顯示出洞口一中學子元素強大的生命力。據統(tǒng)計,洞口一中考上中專、大學的學子85%回到家鄉(xiāng),進入各行各業(yè),參加家鄉(xiāng)建設,教師、醫(yī)生、護士占比最高,約占68%。首先是洞口一中教師中有特級教師向友石、孫立紅等一半教師都是洞口一中學子。原縣委常委、縣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黃明和,現縣財政局局長葛邦偉,原縣林業(yè)局局長袁光能,原縣地稅局副局長肖和平,原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肖火石,原縣電力公司副經理雷宏石,原縣教育局工會主席唐精武,原洞口縣人民醫(yī)院外科主任、院長助理肖政,原洞口縣人民醫(yī)院五官科科主任唐小球,都是洞口一中學子。
洞口一中是洞口建縣70周年建設者和見證者。洞口一中學子祝愿洞口縣建設得越來越好,變得越來越美麗,也祝愿自己的母校辦得越來越好,為建設富強美麗的洞口,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為洞口一中母校和洞口人民獻上一首贊歌。
《平溪江水嘩啦啦》
平溪江水嘩啦啦,
雪峰萬泉滾玉花。
溪流繞峰七十二,
洞口風景美如畫。
平溪江水嘩啦啦,
文昌塔邊多變化。
伏龍洲里孩子笑,
迴龍仙島白鷺家。
平溪江水嘩啦啦,
一中事業(yè)正勃發(fā)。
天下英才齊教之,
人文底蘊氣自華。
平溪江水嘩啦啦,
地靈人杰后人夸。
英才烈士代代涌,
青山遺跡映華夏。
平溪江水嘩啦啦,
日新月異跨駿馬。
經濟連翻多少倍,
生活開花如芝麻。
平溪江水嘩啦啦,
六畜興旺好莊稼。
古樓云霧茶飄香,
雪峰蜜柑總理夸。
平溪江水嘩啦啦,
衛(wèi)生縣城傳佳話。
街道清潔城鄉(xiāng)美,
仙人流連種桃花。
平溪江水嘩啦啦,
滬昆雙高連天涯。
洞口走上快車道,
喜迎黨的二十大。
五、在山門人民公社工作的日子里
1984年4月,洞口縣委把我派往山門人民公社任管委會副主任,到山門公社后,公社書記李同義,安排我主抓計劃生育工作。
在公社黨委和管委會,緊鑼密鼓組織了山門公社計劃生育工作隊,我任隊長,紀檢干事廖文中任副隊長,公社婦聯主任許小艷、公社計劃生育專干肖建華為成員,從各大隊抽調復員軍人14人,合計18人。
這批復員軍人都是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復員回來的,正好副隊長廖文中跟他們都是戰(zhàn)友,廖文中本來也是從花橋公社楊林大隊農村出來當兵的,在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榮立二等功,復員時安排在縣造紙廠當工人,2年后以工代干派到山門公社當紀檢干事。
洞口縣山門公社位于洞口縣東北部,距縣城20公里,簡稱山門。“山門”,因鎮(zhèn)北黃泥江兩岸雪峰山對峙,儼如大門,故名山門。山門公社當時有18個大隊,319個生產隊,農村人口3.9萬人,有蔡鍔公館和山門南岳廟2個旅游景區(qū),相距不到500米,我們下鄉(xiāng)時都要從這2個景點經過。
蔡鍔公館位于洞口縣山門鎮(zhèn)中心地帶,原為“武安宮”,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間。系磚木結構四合院,前后三進,兩側廂房,占地面積1524.8平方米。館內的蔡鍔銅像高達4米有余。西合璧式建筑風格,設三開大門,門框用青條石做成,正中大門楷書陰刻“修文演武雙能手,護國倒袁一偉人”對聯。生動而形象地概括了蔡鍔光輝而燦爛的一生。館內的蔡鍔生平事跡陳列室及文物展覽室,吸引了海內外游客來此參觀瞻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時公社有個電影放映隊,輪流到各大隊、大的生產隊院落放電影。每個月大約輪到1次,在學校操坪或大院子空坪,或秋收后的田坪中,用兩根柱子,掛上白幕布,幕布也不是很大,大約4米寬。那時放映成像是黑白影像,放映的全部是革命樣板戲,10個樣板戲是《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襲白虎團》、《紅色娘子軍》、《白毛女》、《龍江頌》、《杜鵑山》和《平原槍聲》。翻來覆去就是這些電影,我們從小學到高中都是看這些樣板戲電影長大的。但還是覺得好看,而且看不夠,只要聽見那個大隊晚上放電影,伙伴們三五成群,打著電筒,跑山路過田埂,遠遠近近,走個七八里、十里是常有的事情!对t頭繩》、《北風那個吹》、《都有一顆紅亮的心》、《做人要做這樣的人》、《你待同志親如一家》、《娘子軍連連歌》等,大家都能哼幾句的。
我們工作隊下鄉(xiāng)的第一站是在路邊大隊。公社管委會大院駐地叫田凼大隊,路邊大隊與田凼大隊中間為黃泥江,則隔江相望,距離并不遠。路邊小學也是蔡鍔將軍讀書的小學。
那天公社電影放映隊,晚上在路邊小學旁邊操坪放電影。那時我書生意氣,為了宣傳黨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我洋洋得意用稿紙寫了2頁多演講稿,在放電影前,用放映隊喇叭宣講這次進大隊的計劃生育工作。那知還沒講到第4句,就有人用小石頭打在我的額頭上,感覺很痛,摸一下腫了一個大包。我想,這人神打啊,怎么一打就中,正好打在我的頭上啊。我就停下來不講了。心想,看來計劃生育工作,群眾思想基礎不好,工作阻力大?梢,當時做農村工作的艱苦性。
大約下鄉(xiāng)一個多月后的一天,公社女文化員給小孩烤尿片布著火,把公社辦公樓整個四合院燃燒掉了。因公社辦公樓都是二層樓的木房。那天我正在外面下鄉(xiāng),回來時院子一片廢墟。我所有的東西(含相集)被燒掉了。我本來有父親1949年學生照片2張,以及家人照片若干張,黑白照連同高中、大學的照片一個大相冊,全燒掉了。
那時公社院內存有民兵打靶用的100多條槍,就在我住2樓這間房樓板下。武裝部尹慶友部長因搶救槍支有功,榮立洞口縣人民政府二等功,提拔當了另一個公社的副書記。
我們的工作一切圍繞一胎政策,男方二胎以上一律結扎,女方:半年一次婦檢,懷二胎以上流產。只要有計育對象線索的,我們工作隊都得去追蹤,就跟公安辦案一樣,常到其他的公社大隊以及外縣的公社大隊找計育對象。由于那時沒有小車,所以每天常走路30一40公里是常態(tài),練就了“神行太保一戴宗”的飛毛腿。那時是大碗喝酒(米酒)大碗吃肉,領略了梁山好漢豪爽氣概。因工作隊18人和大隊干部一起吃飯,所以吃大鍋飯嘛。我16歲當社員修水庫時吃過大鍋飯,但每人限量六兩飯。這次不限量,可以放開肚皮吃。
由于我們那批下基層6個人,都是恢復高考后第一批大學生,職務都是公社管委會副主任,當縣級干部第三梯隊培養(yǎng)的,每半年開一次座談會,也叫經驗交流會。第一次座談會由縣委組織部組織召開,組織部部長肖坤熊,副部長肖洪泰參加。部長聽完我的講話后,肖坤熊部長,過來撫摸我的頭說:“看看你的頭上包好了沒有,你辛苦了。”
“張大爺,我這是第4次進入你家了。計劃生育是黨的國策,你家有2個孫女了,還想生1個孫子,是不對的。你說呢?”張大爺答:“又不是我要生。你們找我兒子媳婦去。”“張大爺,跟你說了幾次了,你得告訴我們,你兒子媳婦的去處,我們好找他們落實計劃生育工作。”通過6次上門,我給他講道理,擺事實,以理服人,還給他挑水滿缸的,終于說服了張大爺。他帶信把兒子媳婦從外地親屬家叫回來了,還幫著我們做兒子媳婦工作,媳婦落實了婦檢流產工作。這是我做計劃生育工作一個片段。
那個時候做計劃生育工作,比較粗糙,為了確保一胎政策落實,還出了過左口號:“通不通,三分鐘,再不通,龍卷風。”“兒子不在找老子,老子不在,拆房子。”文雅一點口號是:“行政、經濟、法律手段一起上,確保計劃生育工作處處暢。”等等。
拆計劃生育對象房子,我實在做不來,拆過一次房子,還是公社李同義書記親自上陣的。搬對象東西,卻做了很多,組織18人工作隊,就是做這些工作的。因為大隊干部與本大隊社員貼親帶故的,他們放不下臉面,也不好做計劃生育工作。但工作隊來了,大隊干部必須配合提供本大隊計劃生育對象情況,不能包庇計劃生育對象。
經過一年多工作,公社李書記,區(qū)委尹書記分別找我談話,說,“肖主任,做計劃生育工作,你不能心慈手軟,要有魄力,要不然做不好這個工作。”我自己也反思,也覺得一個剛進入社會3年的書生,是做不好這些工作的。后來我向縣委組織部反映,以不適合行政工作為由,要求回去干自己的專業(yè)工作--獸醫(yī),縣領導同意了,我又回到了畜牧獸醫(yī)系統(tǒng)工作。
六、是“金子總要發(fā)光的”
說起“金子總要發(fā)光的” 這個話題,我想起1個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
我原來同事王有東,老家洞口縣水東鎮(zhèn)莊聯村,洞口縣肉食品公司保衛(wèi)干事。剛部隊復員回洞口時,還到肉食倉庫燒過鍋爐?扇思沂翘锰们迦A大學暖通專業(yè)本科生。當時人家把他當笑料:說燒鍋爐是暖通專業(yè)對口。他是部隊保送上的大學。人也高大,1.78米高,就是臉黑,完全是一個農民樣,不善言談。
1983年的一天,正好我從《湖南日報》看到一則招聘啟示:是岳陽市自來水公司招暖通專業(yè)技師。我就和他說,你去試試看,沒埋沒你這個人才。實際北方暖通專業(yè)很吃香的,是北方熱門專業(yè),因北方天氣冷,千家萬戶需要安裝暖氣管道。當時他和我說,人家是招高級技師,我學過的專業(yè),由于多年不用,可能荒廢了。我鼓勵他,不管怎么說,你是清華大學大學生,總有分量,你把書搬出來曬曬學學1一2星期,覺得行,就去,好壞你還可以回來嘛。在我的鼓勵下,2星期后和對方聯系上去了岳陽。
到岳陽后考題是:你把公司最大停開的蘇聯蒸汽機維修好,開得動就行。當年購進這套設備,蘇聯老大哥,專門派了一技師當師傅,指揮4個工人輪流值班開機,有問題就得蘇聯技師解決。還得出高薪。問題是蘇聯技師,因蘇聯修正主義和珍寶島事件,撤回了技師,所以機子開不動了,是否是技師做了手腳,還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人家走了不到2個月,機械就壞了。所以高薪招聘技師,開得動就要,開不動走人。他到那之后,用了整整一個星期,把機器修好了,開動了。
后來,他在那扎根開花,當上岳陽市公司總工程師,當年他就有1500元/月工資。我們才120元不到,是我們10倍多,很了不起。不愧是清華大學高材生。借用現在的話說,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
我不是伯樂,在這個故事里,無意中當了一回伯樂。
我1981年大學畢業(yè),1984年就作為縣委第三梯隊培養(yǎng),下派到山門人民公社任副主任,主抓計劃生育工作。2年后自己認為不適合行政工作,要求調回所學的畜牧獸醫(yī)工作職位,就回到畜牧系統(tǒng),從橋頭區(qū)農技站副站長、龍江牧場副場長、洞口縣畜禽良種場場長、到洞口縣畜牧水產局畜牧股股長、總畜牧師,為洞口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指揮部成員,到2019年3月退休,工作38年減去行政工作2年,從事畜牧獸醫(yī)工作36年。獲縣科技進步一等獎,獲邵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獲2016一2017年度湖南省優(yōu)秀科技特派員稱號。2019年獲得湖南省畜牧獸醫(yī)行業(yè)特別貢獻的榮譽稱號。響應中國科協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指導豬場等養(yǎng)殖場的同時,收集在大量科學試驗數據、疫病防治經驗,理論聯系實際,寫出的論文非常接地氣。發(fā)表畜牧獸醫(yī)學術論文136篇60萬字,論文60%發(fā)表在湖南養(yǎng)豬協會主辦的《生豬健康養(yǎng)殖》雜志上,為雙月刊,所以每期雜志有我1一2篇論文,雜志社副主編吳買生稱我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湖南第一人”。 在全國、湖南省畜牧獸醫(yī)雜志、畜牧獸醫(yī)學術界有了一席之地。沈陽農業(yè)大學教授、《養(yǎng)豬》雜志主編張永泰稱我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畜牧人。一篇科技論文常常300一500個數據,養(yǎng)成了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2022年3月以來,我一口氣寫了21篇文學作品,中稿了19篇,還有2篇在審核中。文理相通,雖然說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也一樣要寫實,數據準確特別是報道類,寫出真情實感。人總要留下一些東西,寫科技論文和文學作品發(fā)表,就是世界給我最好的饋贈。我成為洞口縣畜牧獸醫(yī)技術權威,為洞口縣畜牧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多次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表彰,退休后仍聘請我為洞口縣農業(yè)專家。同時也了卻我兒時當獸醫(yī),服務于民的初衷。
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我沒有當上縣領導,但我在畜牧獸醫(yī)行業(yè)有所建樹。況且我們那一批第三梯隊6個人,只有1個提抜當了副縣長,其余人都回到了縣機關。就是說,縣委從我們之中只挖掘出一個金子。我們5個人在縣政府部門都是小領導,或在本行業(yè)有所建樹,也應算得上小金子吧,也能發(fā)出微弱的光。
我的發(fā)小肖益民,海軍副團級轉業(yè)廣東湛江市財政局,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等50多家報刊發(fā)表文學作品200多篇,有4本文學專集,獲國家級散文征文獎10次。在他的影響下,我才開始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
七、城南公園響起陀螺鞭子聲
清晨,“叭叭叭”的響聲不絕入耳,邵陽市城南公園響起陀螺鞭子聲,飛旋的陀螺五彩斑斕,給城南公園增加了一道絢麗的風景線。引來許多游客駐足觀看,我就是其中的1個。
大廣場上有10多個人在玩陀螺,玩起的是大陀螺,比我們小時候的陀螺大3倍。1個白頭發(fā)白胡子老伯玩得興起,同時玩2個,給這個抽數下,馬上又給另一個抽數下。我看他至少玩了40分鐘,出了汗水才停下。我過去說,“老伯,你的給我玩一下,好嗎?”他答應了。可我繩子在陀螺卷了一個圈,快速放開,陀螺倒了,沒旋轉起來。老伯看著我笑了,說,“讓我做個示范,不能用蠻力,繩子順著放開,就能旋轉起來,這樣…,陀螺旋轉起來。”我照樣畫葫蘆,做過2次后陀螺也旋轉起來。
一問老伯有91歲了,身體健康硬朗的很,1.69米高的個子,顯得精氣神十足,是個老壽星,一點也不出老,看起來象70多歲。周圍另1個玩陀螺接話說,“姜老伯在這玩陀螺20-30年了,他還是市陀螺協會副會長呢。我們都是他的徒子徒孫,只要天氣好,他是雷打不動第一個先到,就象點卯一樣,用小本子記著張三李四王二麻子,先來后到,衣著打扮,有時還拍些照片,制作相冊。”
姜老伯他們的陀螺大約直經有7厘米,長度在14厘米。這么大一個陀螺,足有2斤重,手工根本制做不來的,現在是商品陀螺,都是用機器削和打磨,還在陀螺身上制作各種顏色的花紋,給飛旋的陀螺增加五彩斑斕,很是好看。
玩著玩著勾起我對童年陀螺的回憶。童年的陀螺雖簡陋,可制作工藝卻不簡單:找一段堅硬的木頭,用木工的銼刀,慢慢的一層一層削,削成一個圓柱,再把下半部分削成一個圓錐,在圓錐中間端頭,釘上一枚鐵釘。釘好后,再慢慢加工,直到把它的上半部分形狀完全削為圓形,下方比較尖銳。把它放到地上,首先用手轉動,等到在地上轉圈起來,巍然屹立不倒,才算大功告成了。
童年的陀螺長度在5厘米左右。做好一個陀螺,往往花費2個多下午時間才做好,急不來的。慢工出細活嘛。有個小伙伴做陀螺時,特急,卻把左手拇指削到一塊小塊皮,血流不止。
就象小放羊一樣,還要制作一條鞭子,纏放在一根小木棍子上。
用鞭子上的麻繩把陀螺纏繞起來,放在地上,然后用力抽鞭子,陀螺就在地上轉動起來了,再用鞭子不時抽打陀螺,讓它不停地旋轉。
記得每天放學回家,我們小伙伴就會三五成群,聚集在隊里的曬谷場上玩陀螺,大家一齊喊“一,二,三,開始 !”只見一個個陀螺在地上,飛速旋轉起來,陀螺戰(zhàn)馬上開始了。
4一5個小伙伴都用力抽打陀螺,往一個中心位置方向靠攏碰撞,大家的陀螺就象打群架,我撞上你,分開,尓后又撞上他,“碰、碰、碰”響聲不斷,相互碰撞,陀螺先倒下的為輸家,最后一個倒下的為贏家。小伙伴們的眼睛都瞪圓了,跟著自己的陀螺轉,都希望自己的陀螺贏。我的陀螺偶然贏過幾次,但沒有常勝將軍。因為這靠的是運氣,誰的陀螺先進入中心戰(zhàn)場,就先撞上“敵人”,爾后又撞上其他“敵人”,碰撞次數過多,耗力過多,往往先倒下,后進入戰(zhàn)場的陀螺以逸待勞,省力才最后倒下,成為贏家。但小伙伴要的是拚搏精神,隨著開打喊聲,誰也不甘落后,同時抽上陀螺向前。
正因為如此,今天我贏,也許明天是你贏,這個游戲大家才樂此不疲。
2個人的陀螺戰(zhàn)就不一樣,誰的陀螺大,誰的陀螺做工精妙,誰抽打的力氣大,誰抽打運用技巧好,誰就是贏家。記得比我小2歲的小伙伴肖勁雷的陀螺是贏家。
玩陀螺集休閑,娛樂,運動于一身,看是在玩,卻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健身。每一鞭子抽下去,渾身上下都得到鍛煉。想要陀螺轉得又快又穩(wěn),不僅需要強健的體格,還需要高超的技巧,所以有些地方還把陀螺列為體育競技項目。
八、一攬眾山小,天險在洞口——洞口塘游記
洞口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組織2022年三八婦女節(jié)活動,是春游洞口塘。早晨從縣城準8點出發(fā),到洞口塘停車場時8:21。
(一)洞口塘,洞口縣治的來歷
我們來到洞口塘,游完水路景點:四清壩、半邊渡、大鐘鼓、雙鐘鼓、兩石弄、四方石、棣谷坪、金雞下海、癩子石、大雙石、魚草灣、曬霜石,時間是8:38。陽春三月,游輪還沒開動,不然大家要坐游輪觀景,別有一番風趣。
游完湘黔古道的景點:仙人洞、巖缽井、楊道人廟、實心橋、雙星石、將軍巖、仙犬巖、蘭陵碑志、古橋亭、大井眼、面壁巖。
洞口塘距洞口縣城4公里,洞口塘又名雙壁巖,古名峽谷口,兩岸山峰屹立,平溪江水從峽口瀉出,形成深潭,故名洞口潭。1966年在此修四清壩和水電站,形成山塘取名洞口塘。洞口塘景色秀麗,水清見底,沒有污染,是天然的游泳場。洞口塘山上、峭壁里流出天然礦泉水,清純,富有營養(yǎng),口感甘甜,應驗了那句“高山有好水,大山深處有人家”的至理名言。
這里滬昆高速邵懷段從峭壁底下打洞修隧道,2004年開工,2007年11月通車,與320國道隔江相望。遠望高速公路猶如一條巨蟒在山谷間蜿蜒,形成一條雪峰山美麗風景線。
湘黔古道是通往云南、貴州的重要商道和必經之路,這里通往千丘田(今古樓)至羅溪寶瑤再至黔陽、洪江、貴州、云南。在洞口塘有稅門前(主要收鹽稅)、衙門前等地名。1935年12月賀龍率領北上抗日的紅軍第二軍團主力部隊進入洞口,先駐扎在伏龍洲肖家祠堂,后經湘黔古道向貴州方向進軍。
到洞口塘的歷代文人墨客流連忘返,才思泉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這里收錄明末的著名學者方以智《游洞口雙壁巖》一詩:
避秦簫鼓在漁塘,仙跡猶存舊爨煙。
石壁未經人一語,名山留得月千年。
夜窺翡翠屏前鏡,詩寫桃源洞里天。
雞犬無聲爐盡滅,丹青難與世人傳。
1951年中共湖南省委報中南軍政委員會,決定析出武崗縣西北部增設雪峰縣,將武崗縣西北部,東西橫跨81公里,南北縱長65公里,面積2200平方公里的六區(qū)(山門)、八區(qū)(高沙)、九區(qū)(洞口)、十區(qū)(竹蒿塘)、十一區(qū)(黃橋)等79個鄉(xiāng)35萬人。后報請中央批準時,考慮雪峰地域較廣,所指過泛,雪峰冠名縣治不恰當,雪峰山腳下的洞口鎮(zhèn)位置適中,洞口潭聲名遠揚,宜有洞口冠名縣切合實際,于1952年2月正式成立洞口縣,成為中國歷史上二千多個縣治中嶄新一員。
(二)洞口塘峭壁天險——“湘西會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
我們9:15來到半山腰上,見到一排排腰深的戰(zhàn)壕,是當年抗日英雄事跡的見證。
日軍1945年春夏之交,發(fā)動雪峰山戰(zhàn)役,妄圖奪取芷江飛機場,進逼重慶。中國軍隊稱“湘西會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最后一戰(zhàn)。洞口潭至江口一線約40公里雪峰山,成為抗擊日軍的主戰(zhàn)場,也稱“雪峰山最后一戰(zhàn)”。洞口潭山勢險峻,水流湍急,兩岸絕壁,相互對峙,層巒疊嶂,石壁爭相挺拔。1945年4月21日,國民革命軍第100軍19師59團,在鐘飛雄團長帶領下,在洞口潭,憑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理優(yōu)勢和敢于同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慨,與進犯的日軍展開殊死搏殺,激戰(zhàn)7晝夜,斃傷日軍1200多人,為“洞口潭爭奪戰(zhàn)”。失敗的日軍老羞成怒,燒殺搶掠,放火燒街,把稅門前、衙門前、商鋪、旅店木房子街道燒得一干二凈,變成了廢墟。后來中國守軍在18軍美式裝備快速部隊、第74軍57師炮團、170團1營火力和人員支援下,芷江飛機場也派出美軍轟炸機對日軍輪番轟炸,中國守軍乘勢反攻,一舉拔掉日軍9個據點,于5月1日勝利收復洞口,奪回了湘黔公路主動權。
1949年10月,解放軍39軍117師攻克江口,一路攻到洞口潭,組織突擊隊和六0炮炮排火力炮擊,打敗了國民黨軍湘西縱隊,斃敵100余人,俘敵300余人,一舉穿過洞口潭天險,勝利解放洞口。
(三)登山望遠,放聲歌唱,陶冶情操
過了半山腰,地勢沒有了陡坡,變得平坦多了,走在幽幽的權木叢、山徑小路上,女同胞唱著優(yōu)美動聽的《平溪江之歌》。大家歡歌笑語,有的對著大山高聲呼喊。《平溪江之歌》是中國農民歌唱家張映龍演唱的歌曲,洞口人。
平溪江之歌
藍藍的天空下,巍巍的雪峰山,
靜靜流淌著平溪江,七十二溪繞峰奔放,
水中魚兒游,岸邊花兒香,
天上鳥兒飛,林中蟲兒唱,
清澈見底的平溪江,寄托著我們對生活的希望,
平溪江畔,是我可愛的故鄉(xiāng),是哺育我成長的地方。
(四)一攬眾山小——狗爬崖頂峰觀景
狗爬巖是洞口塘最險峻景點,屬溶巖地貌,典型高崖峽谷。陡峭、深幽,絢麗多姿,似華山之險,具九寨之幽,雨后的峽谷白霧繚繞,變幻萬千,格外美麗,兼云山之秀。
我們10:28來到了狗爬崖頂峰,我們一邊看日出,一邊看云海。狗爬崖一線山脈就像一堵南北高墻,隔開兩個世界,東邊是平原,西邊是起伏不平的高山峻嶺。清晨,太陽從東面慢慢升起,山下的縣城方向逐漸開朗清晰,可以看到縣城的高樓大廈。站在頂峰向東方看日出,沐浴晨風朝霞。而反方向的西面山谷里卻是云霧繚繞,云海漂動,不停地朝著洞口塘的峽口漂去,太陽高照,云霧晌午才散去。不由得想起了唐代杜甫的《望岳》詩句。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五)不到洞口塘枉做洞口客
11:49同事們游完了景區(qū),在返程的車上大家游意未盡,再一次記憶洞口塘美景、懸崖峭壁天險和抗日英雄。洞口塘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遠流長。我突然想起北京長城題字:不到長城非好漢。若景區(qū)管理處允許我題字立碑的話,我題字:不到洞口塘枉做洞口客。在這里我也做詩一首,點贊洞口塘美景。
洞口塘聲名遠揚
西岳美景人稱奇,洞口潭深水如碧;
狗爬崖頂白云繞,一線天間陰陽集;
瑤池碎玉縱天落,仙人石洞擺仙棋;
將軍巖崖伏倭寇,蘭陵碑志英雄績;
東隅古城沐朝陽,西桑雪峰云霧積;
湘黔古道今何在,滬昆高速長龍?zhí)妗?/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