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來極愛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卻為其“尊劉貶曹”的主題而略感遺憾。幸有陳壽的史書《三國志》,它是以曹魏為正統(tǒng)的,稍稍彌補了我心中的憾恨。漢末三國的故事令人悠然向往,曹操、曹丕父子乃文武雙全的天縱英才,司馬懿的成功是陰柔奸雄戰(zhàn)勝陽剛英雄的典范。故而,當無意中瞥見了《大將軍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這部劇的時候,我眼前一亮。豈料,原本是沖著曹魏角度的三國史去看的,不曾想還被它其他內(nèi)容給吸引了——郭照以及郭照和曹丕的愛情。
因自幼酷愛史書,故在看此劇前,我對郭照的歷史原型已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郭照,歷史上閨名不詳,因從小就有與眾不同的聰明才智、不凡的“女中王”氣度而被其父看重:“此乃吾女中王也。”故有字為“女王”。郭女王深得曹丕寵愛,又聰慧異常,堪稱曹丕的事業(yè)伙伴。在曹丕和他的弟弟曹植奪位之時,郭女王常常出謀劃策,曹丕后來被立為世子就有郭女王的籌謀之功。后來曹丕代漢稱帝,郭女王先為貴嬪,后為皇后,乃曹魏王朝第一位皇后,也是“有智數(shù)、性儉約、以孝聞”的一代賢后,故謚號為“文德”。郭女王自始至終備受曹丕寵愛,卻始終仰慕漢明德馬皇后的為人,愈是身居高位就愈是謙恭賢淑、孝名遠揚。一言以蔽之,在曹丕奪嫡之路上,郭女王是智囊;在曹丕代漢稱帝后,郭女王是賢后。此外,郭女王長得千嬌百媚,在曹丕擁有了三國時期頂尖美女甄夫人后,還能傾心于她,可見其是很貌美的。郭女王德才貌兼?zhèn),無怪乎曹丕與郭女王情義相投,恩愛異常。即使郭女王始終不曾生下子女,曹丕也沒有始亂終棄。曹丕還為郭女王建永始臺,向郭女王立誓:“吾愛卿出自誠心,今生生死與共,永遠如初,此臺以為證。”
一、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郭女王聰慧與賢德并存,與文武雙全、文學家與政治家兼而有之的曹丕,并肩坐看繁華,終成真正的女王。這樣的帝后愛情是頗為美好圓滿的,而電視劇《大將軍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演繹出來的則更多了幾分浪漫色彩和現(xiàn)代氣息?v使少女時代一過,就很難再轟轟烈烈地去愛一個人,但看著劇中曹丕與郭照的情投意合、相濡以沫,我卻不禁思考著一個問題:最好的愛情是什么樣子的?竊以為,莫過于劇中曹丕在司馬孚面前表達對郭照情意時所說的這一番話:“這世間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得一人,志同道合、知情識趣、同甘共苦、不忘初衷。她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得到你的贊嘆;她的每一個眼神,都是那么流光溢彩。與這樣的人共度,才不負青春啊。”文人氣質(zhì)、英雄氣概、政治家氣度兼而有之的曹丕,要的是這樣實力相當?shù)募t顏知己,彼此志同道合、知情識趣、同甘共苦、不忘初衷,而“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郭照就是這樣的女子。
(一)志同道合
郭照出場時,亦即郭照與曹丕初見時,曹丕看到的,是一個騎馬佩劍的巾幗英雄,一個嬌俏靈動的青澀少女。彼時二人皆前往參加月旦評,曹丕英雄救美,郭照贈劍助英雄,浪漫甜美中初顯二人之志同道合。曹丕看到了郭照的英姿與靈氣,郭照也看到了曹丕的氣度與胸襟。
后來幾次接觸下,郭照芳心暗許,曹丕也情系女王。當郭照在司馬懿的指點下,以“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提點曹丕,鼓勵曹丕“與其自欺欺人地回避,不如正視去爭取”,告訴曹丕“青天就在公子頭上,只要公子有振翅之心”的時候,想必曹丕是怦然心動的。當曹丕在郭照手中寫下“荀彧”二字時,當曹丕將自己的劍贈予郭照時,想必郭照也是怦然心動的。郭照慧眼識英雄,曹丕惺惺惜惺惺。
臺灣女作家張曉風如是說:“女子所愛的是一切好氣象,好情懷。”郭照自然也不例外,在明知司馬孚鐘情自己多年的時候,她依然篤定自己的心意——她喜歡英雄,喜歡曹丕的英雄氣象和英雄情懷。當曹丕奉旨娶了心系曹植的甄宓為妻后,看著曹丕為曹操偏愛曹植且為曹植迎娶名門之女、為自己迎娶俘虜而心傷的時候,郭照也暗自神傷,為自己的愛情而傷,為心上人的無可奈何而傷,二人皆“何為自苦,使我心悲”。
一如甄宓與曹植才是志同道合的一對,郭照與曹丕也是志同道合的一對。在曹丕向司馬懿求娶郭照,而司馬懿夫人張春華因不愿讓義妹郭照陷入動蕩不安的朝堂之爭和不愿讓郭照做妾而不應允這樁婚事的時候,郭照向張春華坦誠:“我以為在這亂世之中,我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可是自從我認識了他,他敢于主宰自己,甚至敢于改變這個世道,我想要跟他在一起。”爾后又極為文藝地道出了自己的愛情觀:“我只知道,喜歡一個人有多美好,那種感覺就好像生有所戀,苦難中也有希望,就連他的痛苦也覺得是高貴,想要跟他一起分擔,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郭照看到了曹丕的見識與勇氣,深悉他和她是一個世界的人;郭照懂曹丕的才志,也懂曹丕被父親壓抑的痛苦,她用一顆紅顏知己的心去深深心疼他;郭照認定了,曹丕就是那個與她“白首不相離”的“一心人”。曹丕亦然,他在司馬孚面前直言郭照想要的并不是找一個男人小心翼翼地守護她一輩子,可謂生郭照者父母也,知郭照者曹丕也。爾后也同樣極為文藝地道出了自己的愛情觀:“這世間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得一人,志同道合、知情識趣、同甘共苦、不忘初衷。她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得到你的贊嘆;她的每一個眼神,都是那么流光溢彩。與這樣的人共度,才不負青春啊。”
這種志同道合,貫穿了郭照與曹丕的一生。
(二)知情識趣
郭照是個倔強耿烈、活潑靈動的女子,當她還是一個純情赤誠的少女的時候,她的知情識趣與曹丕的知情識趣就已融合成一股絕美的清流。當曹丕在郭照手中寫下“荀彧”二字時,司馬孚直言曹丕是在吃郭照的豆腐,可那時郭照的少女情懷已被撩撥,笑逐顏開。當郭照將自己打的狐貍、自己做的皮尉送給曹丕取暖時,曹丕脈脈含情地看著她,二人牽手度寒夜,也讓人看到了知情識趣的一對佳偶。
后來,曹丕求娶郭照受張春華阻攔,曹丕通過司馬孚魚傳情詩,約郭照私奔。“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魚傳情詩這一情節(jié)已是情趣盎然。郭照那背后的一躍更是全劇中最為華美的一幕,而伴隨花落倒在英雄曹丕懷中的美人郭照,才是她少女時代最為驚艷的定格。這一幕為曹丕、郭照的愛情增添了幾多情趣,讓我想起了元代白樸的雜劇《墻頭馬上》,想來編劇是因此雜劇生發(fā)靈感而編出這一幕的。胡蘭成說:“偉大的戀是起于現(xiàn)實的不足,要求人生有新的創(chuàng)造,所以總是叛逆性的。”郭照最后不顧義姐反對縱身一躍與心上人私奔,敢愛敢恨,果斷無畏,讓人嘆為觀止。
郭照始終有一種隨時隨地的嬌俏與靈氣,頭腦伶俐,反應極快。美人饒舌,讓人喜愛,何況是這等靈慧的美人,平添多少風韻,所以唯有她才能做那個與曹丕知情識趣的人。初到曹丕府上,郭照笑吟吟地說著自己的身世,笑吟吟地評點曹丕的文章,笑吟吟地打趣曹丕,笑吟吟地學著曹丕當初在她手上寫字那樣在曹丕手上寫下她的小字“女王”,笑吟吟地對著他們的定情之物寶劍說出“寶劍如英雄,有清剛之骨,可以護衛(wèi)君子”這一句話來。這樣靈慧可愛的女子,給了曹丕這個始終生活在失意和壓抑中的亂世英雄無數(shù)的明媚陽光和盎然情趣。這才是一對戀人啊,彼此相處,有情有趣。
自嫁給曹丕后,郭照的甜美青澀慢慢褪去,沉著冷靜的氣質(zhì)慢慢顯現(xiàn),到后期更是儀態(tài)端莊、氣場強大,但即便郭照再如何大氣或再如何霸氣,私下和曹丕相處,卻不時展現(xiàn)著靈氣和英氣,不時展現(xiàn)著可人和可愛。一如郭照的聰慧從不用在曹丕身上,而只用真心;郭照治理后宮的氣場也是不在曹丕面前表現(xiàn)的,在曹丕面前要么是端莊和婉,要么是靈動嬌俏。她懂得,一個霸氣的帝王需要的不是一個霸氣的女子,而是一個知情識趣、善解人意、能帶給他歡樂的紅顏知己。無論是在群臣請當時已即位為魏王的曹丕代漢稱帝,曹丕因此而拒絕上朝,郭照前去規(guī)勸時曹丕用葡萄逗郭照,說出自己的應對之策,不小心在施淳面前甜蜜秀恩愛,還是在曹丕已代漢稱帝,郭照以位次皇后(當時沒有皇后)的貴嬪身份擅作主張?zhí)幹孟莺φ珏档膭①F人又向曹丕請罪時,郭照一臉的嬌俏和曹丕一臉的寵溺,都足以說明彼此的知情識趣。
(三)同甘共苦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在郭照已經(jīng)嫁給曹丕,而曹丕還在奮力追求世子之位的那些歲月里,甄宓雖也是賢妻,但她始終愛著曹植,她的心思也更多放在她的一雙兒女身上,故真正與曹丕同甘共苦的唯有郭照。
郭照聰明謹慎,始終替曹丕居安思危,與義姐夫司馬懿保持聯(lián)系,以便更好扶助曹丕。譬如,當崔琰規(guī)勸曹丕勿騎馬射獵而曹丕因他是子建岳父便不以為意時,郭照在旁規(guī)勸無效,就立馬去找司馬懿商議,終使曹丕燒獵具悔悟。
而曹丕兩次被曹操下獄后郭照的表現(xiàn),更是體現(xiàn)了郭照與曹丕的同甘共苦。
第一次,當曹丕因不殺門吏而被曹操定了貽誤軍機罪從而入獄后,施淳第一反應是請郭照想辦法,郭照沉著冷靜,機智配合當時也在獄中的司馬懿,見門吏,找卞夫人,甚至做好了找荀彧的準備,臨危不懼,條理清晰,終化解危機。甄宓和曹丕都說多虧有郭照。
第二次,當曹丕被陷害寫密信藏匿言而再度入獄時,郭照除積極營救外,還向曹操請求入獄陪伴曹丕,之后在獄中悉心照顧曹丕,給了心灰意冷的曹丕以希望,沉著冷靜,同甘共苦,情深意重,不離不棄。在獄中,郭照還一筆一劃親手記下了曹丕多年來的詩文,素衣汗手春秋筆,給自己留下了一生最寶貴的東西。郭照將一個古代女子的溫柔賢惠和不同于尋常女子的見識氣度演繹得淋漓盡致。
“那時候覺得,哪怕跟陛下同禍,成為后世的嗟嘆,妾也是三生有幸”,這是曹丕稱帝后,郭照的肺腑之言。郭照知心伴良人,與曹丕同甘共苦,終得曹丕偕老之誓。
(四)不忘初衷
許嵩的歌曲《驚鴻一面》中有這樣一句歌詞:“年少初遇常在我心,多年不減你深情。”這句歌詞用在曹丕、郭照這一對佳偶身上,恰到好處。
郭照初入曹丕府時,曹丕便坦誠相告,說自己無法把愛情放在第一位,得先保證自己活著,才有能力喜歡和守護郭照。作為當局者的郭照瞬間無法接受,也質(zhì)疑曹丕是不是在利用她,而作為旁觀者的我卻能理解曹丕。恰如電視劇《步步驚心》里四爺向若曦坦承自己無法為了若曦廢后也無法為了若曦不再寵幸年妃一般,坦誠相待是戀人之間最基本的,所以曹丕對郭照說:“正是因為喜歡你,所以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實話。”一個帝王或者一個有帝王夢的人有太多的無可奈何。每日面對人心鬼蜮、生死一線,若曹丕還能說郭照是他心中的第一位,那就不符合史實不符合帝王心理了,那就真的是在拿愛情做交易;蛟S曹丕最初確有利用郭照之嫌,但他愛她也是事實。當郭照決意離去時,曹丕終究還是挽留住她了,說愿意為了她把真心留下。而后來的事實也說明,曹丕把能給郭照的都給她了,彼此真心相待,始終不忘初衷。
眾生皆知,共患難易,同享福難,況最是無情帝王家,但曹丕哪怕功成名就代漢稱帝后,對郭照亦始終銘記初衷,始終感念郭照多年來跟著他如履薄冰頗為艱辛。
當曹丕用手指在郭照手上寫下司馬懿去處,又讓郭照在轉(zhuǎn)告義姐和當夜留宿夫君之間做選擇,郭照無奈選擇前者時,他雖失望失落卻也由著郭照去。當郭照心系義姐,犯上忤旨,還一身傲骨不肯屈服時,曹丕疾言厲色,大發(fā)雷霆,將郭照打入冷宮,卻仍時時牽掛,讓施淳好生照料。在曹真獻上前漢兩位公主給曹丕后,曹丕有新人在側(cè),卻仍是心心念念著最愛的郭照。當郭照用謀慮與大智審出真相,仗義還甄宓以清白,自作主張?zhí)幹脛①F人盡顯女王霸氣,教育劉貴人“女子一旦離開父母,便要學會自己長大成人。這后宮一舉一動皆關系人命,不是肆意妄為之處”初露皇后威嚴后,曹丕面對席藁待罪的她,卻絲毫不怪罪,而是一臉欣賞,欣賞她倔強耿烈的風姿、俠義善良的心地、思慮周全的聰慧,俊才佳人甜蜜不已。
曹丕一心想立郭照為皇后,立郭照所生之子為太子,故當郭照懷孕時他喜不自勝,哪怕他當時一直在約束外戚,而郭照與義姐張春華情深意重,郭照的義姐夫司馬懿是他最重用的大臣,他擔憂未來的太子會被司馬家操控,他也寧愿用美人計控制司馬懿以求放心,而非改立他人為太子。無論如何艱難險阻,無論郭照如何無心于后位和太子位,曹丕始終不忘初衷。曹丕情到深處,因此當郭照流產(chǎn)難再孕時,他急怒攻心口吐鮮血,先是以為甄宓謀害故而差點賜死甄宓,后得知乃劉貴人設計謀害郭照、嫁禍于甄宓而差點忘卻劉貴人乃前漢公主想一劍刺死劉貴人。此外,病榻前對郭照的悉心照料,與郭照的推心置腹,事后想讓郭照收養(yǎng)曹禮的良苦用心,都能讓人感受到曹丕深愛郭照的一顆赤誠之心。為了讓郭照成為太子母親,成為皇后,成為百年之后可以與曹丕合葬之人,曹丕不可不謂用心良苦;屎笾,太子母親之身份,百年后與帝王合葬之榮耀,是一個帝王能給予一個寵妃的最長的情、最深的愛。
二、燦美過后的蒼涼
可嘆,最后幾集曹丕和郭照的戲份,愈來愈悲涼,甜美已漸漸為凄美所取代,比如郭照流產(chǎn)時二人感嘆韶華已逝,比如曹丕讓郭照收養(yǎng)曹禮而郭照婉拒時曹丕默默寫下了一個“命”字。劉貴人背地里這樣議論郭照:“有時候站得太高,未必有福報。”確實,郭照太得圣寵,也就注定了她多少是蒼涼的。哪怕郭照心地善良,為人賢德,與甄宓情同姐妹,但甄宓之子即曹丕之長子曹叡,對曹丕寵愛郭照是頗為介懷的。最后曹丕因曹植和甄宓暗通款曲之事而賜死甄宓,司馬懿受甄宓生前托孤要力保曹叡為皇太子,便請求郭照收養(yǎng)曹叡。郭照深深心疼曹叡,再度違抗圣旨非收養(yǎng)曹叡不可?v使曹丕再次表示宮中有很多少不更事的孩子可以給她養(yǎng),沒必要選擇曹叡,郭照卻仍固執(zhí)己見,曹丕無奈只得收回廢黜長子曹叡的圣旨。但郭照是否知曉,收養(yǎng)曹叡或許是她悲劇的源頭?
不久后,曹丕力排眾議冊立出身寒微且無生育的郭照為皇后,兌現(xiàn)了年少時“同甘共苦、不忘初衷”的承諾。從曹丕年少時對司馬孚的一席話可以看出,曹丕要的不是小白兔,而是實力相當?shù)募t顏知己,而他當初也看出郭照的耿烈聰慧和賢良淑德。曹丕為郭照這個紅顏知己留下了真心,親手把郭照送上后位。但曹丕是否知曉,他已把她帶入政治中心,而攜老之誓他也沒有遵守,他先她而去后他賜死甄宓的債和鍋將由郭照來還和背?
無疑,郭照會對曹叡視如己出、疼愛有加,且在收養(yǎng)曹叡那一集中,曹叡對郭照表現(xiàn)出的是深深的依戀,他恨的只是父親,但他認郭照為養(yǎng)母是不是在利用郭照以謀取皇太子之位?在尚未播出的第二部中,曹丕百年之后,曹叡是否會將對父親的恨轉(zhuǎn)移到郭照身上?曹真又是否會拿曹叡和郭照的關系開刀,從而給司馬懿使絆子以致于攪得郭照不得安寧?雖然據(jù)正史記載,曹叡即位后對郭太后是極為孝順的,母慈子孝,曹叡被視為孝養(yǎng)母后的典范,郭太后病逝后曹叡對郭太后族人依舊恩寵有加。但據(jù)此劇第二部劇透,曹丕臨死前冊立曹叡為皇太子,又當著曹叡的面與郭照溫情脈脈,惹得曹叡滿臉怒色。曹叡登基后,把對曹丕的恨轉(zhuǎn)嫁給了郭照,司馬懿勸也勸不住,最終郭照為了維護自己的清白,也為了實現(xiàn)與曹丕合葬的心愿,自尊地選擇了自盡。曹丕賜死了曹叡的親生母親,曹叡逼死了曹丕的知己愛人,冤冤相報。可憐郭照與曹丕同甘苦共患難多年最后卻成了背鍋俠,可憐郭照處處維護甄宓、與甄宓情同姐妹最后卻為甄宓的死承擔了莫名其妙的責任,可憐郭照對曹叡視如己出、恩重如山最后卻被其逼迫自殺。然而,愛人已逝,與其面對著心理扭曲、恩將仇報的養(yǎng)子,倒不如隨愛人而去,反正已生無可戀。
“眼見他起朱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人生終究不過是一場夢,悲喜輪回,忽然而已。但郭照一生,聰慧善良,忠于愛情,獨立堅強,擁有不同于那個時代女性的超前思維,讓人心生欽佩。她和曹丕的愛情,是妾懂君的志向,君亦明白妾的追求;是相互扶持卻彼此獨立;是不以占有為最終目的,也不會無限制地攀附對方;是默然守護,共同進退,頗為打動人心。
聯(lián)系方式: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qū)城西廈一村廈苑巷5條23號
真實姓名:江沁園
電話號碼:13539365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