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斷人初靜,獨自翻看《牡丹亭》。讀到“憶女”這一折,春香陪同老爺夫人來給杜麗娘上墳,一時間小丫鬟睹物思人、悲痛不已,唱出一句“賞春香還是你舊羅裙”。那些個艷晶晶出落的裙衫茜啊,儼然猶在眼前,卻又是一番物是人非的摸樣。讀到這里,莫名地覺著心中堵塞,只好掩上書。而后半個夜晚,盡是在一種無眠的狀態(tài)中反復消磨著這句“賞春香還是你舊羅裙”。
幾天后又無意間看到一本關(guān)于《牡丹亭》的筆記,里面寫到了這樣一個故事:湯顯祖在寫《牡丹亭》的時候,有一天寫著寫著,家里的人就不見他的影子,后來到處找,最后發(fā)現(xiàn)他在自家的后院中,哭倒在柴堆上。家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就問他怎么會這樣,他哭啊哭啊哭啊,哭醒了以后說寫到一句‘賞春香還是你舊羅裙’,突然之間情不能自持,人就哭倒了。
為什么單單就這一句“賞春香還是你舊羅裙”能讓寫的人和看的人都在別人的故事里流著自己的眼淚?
想起十四年前,那個油菜花剛剛開完的時節(jié)。我的外婆還沒等到五十歲生日,終于不堪癌癥的折磨,離開了人世。兩三天后,喪事辦完了,遠親近友相繼散去。媽媽和她的兩個妹妹忍著悲痛,默默地收拾著外婆的遺物。打開外婆的衣柜,那棗紅色的漆花衣柜曾是外婆的嫁妝,里面裝的是外婆從結(jié)婚到去世時穿的衣物。熟悉的樟腦香依然清晰地從一件一件的衣服上散發(fā)出來,那是外婆的味道。外婆雖已赴黃泉,可她的味道還習染在衣服上而暫留在了人間,讓活著的人反復尋覓和回味。
媽媽從中挑出一件月白色長衫,遞給一旁眼淚仍未擦干的姨婆,她是外婆唯一的妹妹。媽媽酸著鼻子,說:“這是我一年前給媽買的,她都舍不得穿。姨,你留著穿吧。”姨婆幾乎是顫抖著雙手接過衣服,又將衣服緊緊貼在胸前。因過度克制情緒,她的身體瞬間變得僵硬而漸漸佝僂下去,凝噎許久的聲音終于從喉嚨里爆發(fā)出來:“姐姐——”那聲音,如裂帛一般,聽得人身體里的血液都要凝滯了。頃刻間,屋里四個女人又哭成一片,如決堤般滾下眼簾的淚水,點點滴滴,落在外婆的衣服上,觸目驚心。
猛然間,我忽然明白,為何春香會因為看見已故小姐的舊羅裙而暗自神傷,為何湯顯祖會因為寫到這么一句看似無關(guān)痛癢的話而哭倒在柴堆上,為何自己會因為這個遙遠得近乎飄渺的故事而徹夜難眠。因為這是人之常情。由這件舊羅裙所引出的人之常情中,又包含了太多人內(nèi)心深處連自己都捉摸不定的眷念,這種眷念會形成一股莫名地力量,穿越了時空仍能在人們心里頻頻共鳴,它善良而高貴。
著名服裝設(shè)計師郭培曾在一次采訪中說到:“一件真正有價值的衣服,是在許多年后還可以送給自己的女兒甚至孫女的。”
不管是一件舊羅裙還是月白色長衫,或是一件高級定制的婚紗禮服,有一天它帶著親人的體溫走到你面前,你要把它穿上,還要妥善安放、細心保存。因為這件衣服中飽含了一個女人的溫情與恩情,而能得到這件衣服的人,終究是幸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