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東頭有個水塘,綠樹環(huán)抱,碧水相映,四季不干。村民們用這水淘菜、洗衣、澆園子。天熱時,孩子們又都把整個夏天投到這水塘里,激濺起來的歡鬧聲,給整個村莊更平添不少生氣。
但有那么一天,楊家的姑娘去塘邊洗頭發(fā),自顧端詳水面映現(xiàn)的嬌美,一失足滑入塘中,人們慌慌趕來,打撈上來后,駝在大黃牛背上,吆著走了三圈,也沒吐出幾口水,成了塘里的第一位水鬼。也就那么怪,楊家姑娘溺死剛好七七四十九天,正是三伏炎夏,小伙伴們嬉水耍鬧到傍黑才上岸回家,周家卻發(fā)現(xiàn)獨(dú)生子發(fā)根不見了,打個燈籠尋到水塘來,發(fā)根已象個水葫蘆漂浮在水面上了……
哀惋的慟哭從此把恐怖帶給了水塘,一對水鬼從此在水塘安下了家。有人曾親眼看見,正午時,水塘正中漂浮著一對鮮紅的繡鞋;有人曾親耳聽到,深夜里,塘里有一男一女在低低絮語……反正是有鬼無疑,且是誰都知道,誰都相信,誰都敢海誓山盟下保證的。
水鬼把水塘從村里人的心中奪走了!
那一年,水山大伯忽然解甲歸田,回到莊子來。據(jù)講他原在閻錫山手下當(dāng)伙夫,后被俘虜給解放軍當(dāng)炊事員,下湖廣,入四川,吃過長蟲,煎過田鼠,見多識廣,不懼邪惡。有人去請問他除治水鬼之法,他竟?jié)M口應(yīng)承下來。
記得除治水鬼那天,水山大伯讓全村人各忙其事,不得去塘邊觀看,自己卻背一根長長的染了紅漆的竹竿,徑直朝水塘而去。我和幾個小伙伴卻想看個究竟,遠(yuǎn)遠(yuǎn)地爬到村頭人家的房頂上偷窺。水山大伯只是把竹竿伸到塘中,蹲在水塘邊的樹萌下,像一具木雕,一動也不動地向水里瞪著眼。我們以為水鬼會沿著那根竹竿爬上來,卻始終沒有。眼睛看得發(fā)酸時,忽見水山大伯竹竿猛一舉,都駭?shù)靡詾獒炂鹆怂,卻發(fā)現(xiàn)那長線一頭亮亮地打閃,猶如一盤淡淡的月亮。噢,原來是一只三盆口大小的團(tuán)魚!
那一晚,村子里凡是有孩子的人家,都從水山大伯家端回來一小碗水鬼湯,味道極鮮極美。至今想起,我還覺余味在口。
喝了水鬼湯的孩子們再也沒有水鬼之懼,村民們也再沒有水鬼之憂,這一年的水塘,便分外的熱鬧……
我和我的幾個小伙伴最清楚釣水鬼的把戲,但又因此而成為水山伯最虔誠的崇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