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筋水泥構(gòu)筑的城市中,穿梭往來。目光透不過日趨增高的圍困,心極向往的自然,在眺望之外,可否知我期盼久久的念想?“四時(shí)行焉,百物生焉”,自然才是心靈樸素寧靜的歸途吧?了悟塵心,淡然若水的心境,唯有在與自然的親近中,才更為深刻。
恰逢周六休息,又是南岳菩薩的生辰前夕,朋友相邀去離城二十幾里的高明溪小南岳。
突然間,蒼翠起伏的青山,就矗立在眼前了。山,有些高而陡峭,因山間綠色并不深濃,蜿蜒盤旋的山路方清晰可見。低頭看足下的高跟涼鞋,我無聲地笑了。想象著站在山巔,俯瞰間,山風(fēng)撲過時(shí),無限豪情于胸中生起,天地間的一切就都變得渺小,那份豁達(dá),那種寬廣,定能了去太多的煩憂與無奈吧!
走在用三、四根木頭鋪就的橋上,有點(diǎn)晃悠悠地顫動,真擔(dān)心那細(xì)腳的伸向河中的木頭能否支撐得。恳徊揭灰频,終于走過。
起初,山路有些崎嶇,因是黃土的毛胚路,高低不平。快到山腰時(shí),卻有了水泥砌的石級。走累時(shí),偶爾站定,仰望山頂那高高在上的寺廟,想那廟宇中的菩薩,或許正用淡定的目光,審視著蜿蜒來路上的朝圣者。在我收回目光時(shí),竟于瞬間了然,人生亦如這山路一般,只要堅(jiān)持走過前面的崎嶇,后面就會漸入佳境。
上山的人絡(luò)繹不絕。但在狹窄山路上,每隔幾米就坐著一個(gè)乞討之人,看那凄涼的樣子,聽那哽咽的話語,我們?nèi)滩蛔〔煌5靥脱┥帷5鎸δ遣粩嗌斐龅氖,也心有余悸了,或許有些人,就是專為借佛祖吉辰,討取一把的?不再旁顧,一心向山頂而去。
廟宇外的空坪處,仍然有許多銷售香紙的,見我們看看,忙向我們招攬生意。小攤周圍飄散著紅的、白的、黑的塑料袋,竟是那般的刺目。觀青山無語,聽佛祖也無言,我只余嘆息。一時(shí)竟沒了心情買香紙?达L(fēng)中飄動的經(jīng)幡,聽著耳旁喧鬧的誦經(jīng)聲、說話聲,要靜心再靜心,才可辨那隱約中的木魚聲聲。靜默地凝視高高在上的菩薩,我知道我的心還沒有十二分的虔誠。偶爾緊皺的眉頭,尚藏匿有太多的煩悶與無奈,還不能擁有佛祖淡看世間一切,笑迎天下眾生的胸懷。
我總認(rèn)為寺廟該是一方幽靜的所在。深山古剎,青煙繚繞,鐘聲悠遠(yuǎn),虔誠的跪拜,心靈的祈禱,如是吾佛慈悲,定能照亮凡塵,洗滌心頭的郁結(jié)。眼下在蒼茫山間所展現(xiàn)的,有些商業(yè)化的種種,讓我迷惑了。今日的喧嘩與世俗,真是菩薩所喜歡的嗎?香火的旺盛,原是菩薩靈驗(yàn)的標(biāo)志嗎?
轉(zhuǎn)過南岳殿的后門,我們幾人默默地在山頂?shù)囊豢掌禾幾。翠綠茅草叢生的山間雜著些零星的被燒成金黃的樹木,它們在這個(gè)蔥郁的五月,帶著悲傷,毅然堅(jiān)持站立成風(fēng)景,是不是在樹焦痛的心中也還存有一份念想:只要不倒,得天地雨露的滋養(yǎng),就還會有生還的希望嗎?我心很痛。青蔥終究逃不過烈火的焚燒,而那不倒的姿勢,也難逃利斧的掃蕩,透過那清晰可數(shù)的年輪,要知道那還是些何其年輕的生命呀?朋友說,前年他們來時(shí),眼下的這一片山全是碗口粗的樅樹,郁郁蔥蔥的。沉重的不只是心情,更添傷痛。原來人的所作所為,是菩薩也不能守候的呀!
山下有良田無數(shù),田間綠意漸深;兩條小河在山谷前交匯,晶瑩之水靜靜流淌;山間雖少了大的樹木,然低矮的樹,雜在茅草間,整個(gè)地看起來,風(fēng)景也還是不錯(cuò)的。身邊有微風(fēng)拂過,淡淡地,輕輕地,如佛的手,撫散心頭堆積的愁緒。天地間,或許在菩薩的心中,這一切皆是自然。不追究,不迷惑,不嘆息,也不管外界的紛擾,只用祥和的目光淡定地看待一切,世俗中凡塵間郁悶的心,或許就能如佛心一樣的釋懷吧!
幾許感慨后,豁然開朗的是心情。已是晌午,我們起身去向菩薩要碗齋飯吃。
站在后門吃飯時(shí),竟碰到了同一輛車來的老大娘。我與老大娘打下招呼,問她每年都來嗎?她說,前幾年到兒子家住了些日子,隔了幾次沒來,只要在家,每逢觀音菩薩、南岳菩薩的生辰是一定要來的。這多年靠著菩薩保佑,才有自己和兒孫的安康平安,日子久了不來看看菩薩,心空落落的,老慌。說完她回我一個(gè)燦爛的笑,那笑將老大娘臉上的皺紋擠得更深了,如笑開的菊花,很美。如佛的笑,竟讓我有幾秒的呆癡。
老大娘是在半路上的車,那時(shí)車?yán)镆咽菨M滿的一車人,我立起給老大娘讓座,然后就與她聊了幾句,得知老大娘已八十高齡了,卻耳聰目明,雖只剩一顆門牙了,說話卻很清晰。她一路不停地與我說謝謝,還說要將位子還我,說自己硬朗得很,搞得我還不好意思起來,多好的老人呀!老大娘除了臉外,皮膚皆是一片雪白,白色頭皮上那稀疏黑白相間的頭發(fā),在腦后挽成發(fā)髻,更顯精神。問起老大娘,說是生的白癲風(fēng),治不了,但沒什么大的影響,只是不好看而已。我們開玩笑說,這樣雪白的肌膚,更顯年輕了。老大娘聽了,笑得如孩童般。那樣無邪的笑,有著稚子的純真爛漫。
我們終究是沒有燒香紙,也沒有跪拜。在我還心存芥蒂時(shí),朋友學(xué)著濟(jì)公和尚的樣子,笑言“‘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阿彌陀佛。”
回到河邊的木橋旁,停歇一下?矗烨嗟纳,染綠了碧波蕩漾的河水,山水相依中,留一份濃綠,在水波深處,任憑共舞心顫。沿河,零落地散著幾處吊腳樓,沉靜中,透過那古舊的樸實(shí),高跟鞋的足音,敲響的亦是江南水鄉(xiāng)的那份遺忘嗎?攜一顆佛心,今生就停泊在韻味纏繞的江南。只靜靜地守候,人世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