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晚上,我院2CJ05教室燈光明亮,掌聲陣陣,四百人的大教室座無虛席,現(xiàn)代學院新學期第一場專題講座正在這里進行。
本次講座邀請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社科系主任陳國慶教授,圍繞“市場經(jīng)濟下大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與成才”這一主題進行專題講授。陳國慶教授從大學與大學生活,大學生的能力,大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與品位,大學生的學習方法等方面給同學們做了精彩而生動的闡述。針對大學生人文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陳老師提出大學生要多讀好書,多思考,做有道德的人,做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的人,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從身邊事做起,從生活中開始。陳老師還特別提出,大學生應健康、快樂、善良、自信、幽默、開朗、勤奮、嚴謹、向上、開拓。
講座進行到后半段,由同學們發(fā)言提問,同學們不僅發(fā)言踴躍,而且所提問題既尖銳又深刻,充分顯示了我們同學的思想水平在短短的一學期后出現(xiàn)了飛躍式提升。陳老師圍繞同學的提問做答,提出成才的標準就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要練就洞察力,就要多接觸社會,多接觸人,多思考,多交流。大學生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
我院劉院長全程參加了講座,并就同學的提問作了補充性講解。有同學問到他入學前信仰別的宗教,現(xiàn)在又遇到了入黨,與信仰要“從一而終”的信念發(fā)生了沖突,陳教授提議由劉院長作答。劉院長補充道,這位同學對信仰有“從一而終”的意識,非常令人感動。我們在大學里倡導的主流信仰是共產(chǎn)主義理想,不管社會主義實踐如何,共產(chǎn)主義信仰是我們最壯麗的理想。青年人應該樹立這個人生的大目標,但我們學院也充分尊重信仰自由。就是在你沒有宗教信仰時,你最好信仰共產(chǎn)主義,如果你已經(jīng)有了自己固定的宗教信仰,又不想改變,而這宗教又是我國合法的普遍受尊重的幾大宗教,那也同樣會受到尊重,也不會影響你的成才。如果那一天你要信仰共產(chǎn)主義,對原來的宗教不能“從一而終”了,也沒有什么道德障礙。關鍵是看你內(nèi)心信仰什么。有人將入黨當成個人發(fā)展的工具,這是非常不妥的,入黨關鍵是要解決信仰問題。又有同學由馬家爵事件聯(lián)系到學校如何關注校內(nèi)貧困生的問題,在陳教授作了回答后,劉院長補充說,首先我們必須清楚馬家爵事件與貧困問題沒有多少關聯(lián)。第一,馬家爵殘害的同學都比他還貧困;第二,馬家爵在臨上刑場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了一句話“沒有理想,遇事只有恨!”這就充分說明大學生樹立理想的重要性。理想可以不遠大,但決不能沒有。一個大學生只要想到今天過后就是明天,后天,就沒有今天過不去的事。另外,我們社會多年來輕視愛的教育,過去是全民“窩里斗”,現(xiàn)在是赤裸裸的競爭,將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盡數(shù)壓埋,才使馬家爵這樣本來很有才華的青年走向了毀滅,在這方面社會也是有責任的。
最后,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參加本次講座的還有學生工作部和學生活動中心的老師。講座先由王翼成老師主持,后由同學代表,學生會文藝部長張盼、社會實踐社社長荊鉥涵接力主持,她們的主持活躍了現(xiàn)場氣氛,調(diào)動了同學們提問的積極性,使同學們得到了更多的參與和鍛煉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