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學校園,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在書的海洋中尋找心靈的寓所,在墨香中呂味人生智慧,在歷史的星河中仰望閃光的明星,在詩韻的家園里,談風、談月、談云,看人世間的善與惡、情與恨、合與離……
喜歡在暮雪霜晨,靜靜的坐在圖書館,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借書而讀,看到精彩之處張口默笑,抑或為之流淚。喜歡那種感覺那種悸動的情愫,那種流連的滿是抑或觸動。
散文是我最喜歡的文體,喜歡它的不拘一格,所表現(xiàn)的情感,或贊美或警示、或批判。來源于現(xiàn)實而又超越于現(xiàn)實。它展現(xiàn)了作家對于生活、社會、自然的認知,讀它們總讓我多一份對人生的思考,也可感受到名師大家們所表現(xiàn)的寬容、豁達、堅毅,對生活的獨到體會……
看《2004年序散文》中一個真實的故事,在青海與沙漠的交異處,村莊人們靠軍用水車補給用水,一家每天只能用3公斤水。故事發(fā)生在黃昏,一隊排水車駛向村莊時,一頭老牛擋住了水車,差點被撞倒的老牛,用牛角抵著車頭,運水戰(zhàn)士驅(qū)趕它,它不離開,雙目盯著車上的儲灌。戰(zhàn)士們知道老牛的意思,可是滴水貴如油的那兒,戰(zhàn)士們和人們都嚴重缺水,如給牛喝水會受嚴重處分。這時老牛主人聞訊趕來,用鞭抽打著老牛,缺毛的牛背流下幾滴鮮紅的血液,像夕陽一樣鮮紅。它抽動著身體仍然沒有離開,戰(zhàn)士被老牛感動了,寧愿背處分也要給老牛一盆水喝。當戰(zhàn)士為老牛放了一盆水送到老牛面前時,令人驚奇的一幕出現(xiàn)了,老牛并沒有喝水,而是仰頭長叫了一聲,一頭牛犢從路旁草地中虛弱的跑來,一口氣喝完了整盆水,滿足的看著老牛,老牛此時眼里已流下晶瑩的眼淚,沒等主人趕,和牛犢走向進村的小路,消失在夕陽中?赐赀@個真實,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為之流淚。老牛的舐犢情深,邊塞沙漠地區(qū)人們生活的艱辛,無不令人感動,同情。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苦大眾的關(guān)心和對“愛”的禮贊,對自然保護的希望。
每讀完一本書,都讓我增加一份充實感,擁有更多體悟,讓心靈接受一次洗禮。對每一個人來說,尤其是大學生來說,一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的形成是離不開閱讀的,一個人的個人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更離不開閱讀,博覽群書,在閱讀中提升自己,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而圖書館給了我們一個寬闊的閱讀世界。
雪花飄飛的日子,透過玻璃,外面一片潔白,鳥兒銜著雪花飛過,青松在雪中挺立,玻璃內(nèi),一排書架林立,端坐的學子捧書嗚呼哀哉,間或傳來翻書的聲音,外面的雪為他們沉默。這就是我們校園的圖書館——校園文化的源泉。一座五層的高樓,在風雪中矗立。
感謝圖書館,讓我校園生活更加充實,擁有更多的人生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