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兩學期來開展的關于新聞寫作方面知識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自從我接觸新聞學開始,就一直銘記在心的幾個詞:“真實,新近,客觀”,以及新聞寫作的五要素,5W模式等。通過新聞培訓班的課程,我對新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新聞不單單是給大眾傳媒信息和新聞,它還是引導輿論的一種手段,作為一個新聞人,我們的責任就是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示給受眾。給受眾感興趣的東西,傳播社會正能量,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
柴靜說過“真實就是無底洞的那個底,真實永遠達不到那種所謂的真實,我們所享受的是追尋真實的那個過程。”這句話深深的打動了我,讓我明白新聞真實另一種深層涵意。
經過新聞寫作培訓,使我對新聞又有了新的認識,要寫好新聞,閉門造車是萬萬不行的,即使偶爾發(fā)一兩篇作品,但寫出東西沒有什么時代特色,不貼近生活,也就談不上什么質量,會被驅逐淘汰的。新聞寫作要用敏銳的雙眼去觀察世界,去留心生活,這樣寫出的東西才具有時代特色,才會貼近生活,如何將身邊的人,工作中發(fā)生的事以新聞的方式報道出來?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里面有很大的學問,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要善于從事物矛盾的內部去探求新情況,研究新問題,著眼全局,找到大家普遍關心,又具有時代性特征的新聞素材。
這次培訓中,我感受到一個新聞工作者對工作的嚴謹態(tài)度,無論你是專業(yè)還是業(yè)余的,凡是寫新聞,寫事件必須真實,一個實地發(fā)生的事情才是一則新聞開端和基礎,你可以在寫作手法上細節(jié)虛構,但不是捕風捉影、無中生有,更不能弄虛作假。
于新聞寫作,字盡可能的少,語言盡可能的簡短扼要,準確無誤,樸實無華,說容易做卻難,我們必須要善于思考,善于觀察。新聞就要對最近發(fā)生的,有報道意義的事件及時報道,這就要我們需要有一顆善于思考的心。寫好一篇新聞,僅有發(fā)現和思考是不夠的,還需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鍛煉自己的日常工作能力。
這段培訓事件說短也不短,可它如明燈一樣,為我照亮了方向,不僅僅提高我們的新聞寫作技巧,也激發(fā)了我學習新聞的信心和決心,感謝老師,感謝學院,我相信這次培訓一定會讓我們的整體新聞寫作水平有所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