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古稱槜李城,槜李城一帶土質(zhì)特殊,盛產(chǎn)一種名叫槜李的水果,皮薄汁濃、味道鮮美。正宗的槜李,底部有一個小小的指甲痕,那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女西施赴吳路過槜李城,吃槜李時留下的。
西施到吳國后,得到吳王夫差的寵愛,但她成天悶悶不樂,夫差百般討好美人,終于弄清了西施不樂的原因。原來西施嘗過槜李后,就再也忘不了啦。夫差便下令,到槜李城挖掘槜李樹一百棵,移植姑蘇館娃宮,他要讓美女西施年年能嘗到槜李。
誰知姑蘇城雖然距槜李城不過百里之遙,但凡移植的槜李樹,竟沒有一棵存活。夫差無奈,只得要槜李城每年進貢槜李一擔。從此,代代相傳,槜李就成了歷代朝廷貢品,有權有勢的人,都以先嘗為快,朝廷又每年催逼,而槜李樹又認母土,不能移植,一旦離了槜李地界,就不能存活,所以槜李就逐漸衰敗了。
眨眼到清代光緒年間,嘉興縣的槜李樹已所存不多,每年夏季果實成熟,剛好能采一擔。
這一年,江南大旱,槜李歉收,但朝廷的貢品卻不能少進一顆。知縣范德圣親自帶了衙役,到各村搜尋,可是城鄉(xiāng)各村梳頭般梳了個遍,得到的槜李也裝不滿一筐,這可怎么辦?范知縣知道,如今老佛爺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手上握著生殺大權呢,如這貢品不到數(shù),老佛爺一發(fā)威,怪罪下來,自己肩膀上那顆戴著七品頂戴的腦袋還保得住嗎?范知縣急得圍著那只槜李筐團團轉,可就是想不出好辦法來。
這時,師爺見范知縣急得焦頭爛額,眉頭一皺,湊到范知縣耳邊嘀咕了幾句。范知縣聽了,頓時眉開眼笑。當下,令衙役鳴鑼下鄉(xiāng),招呼各村鄉(xiāng)民到曬谷場集合。鄉(xiāng)民也正為交不出那些槜李而發(fā)愁,一聽縣太爺召集村民,知道準沒好事,又不敢不去,便三三兩兩聚到曬谷場。
范知縣的三角眼骨碌骨碌地轉著,見村民都到齊了,便扯開破嗓門,陰陽怪氣地道:“各位鄉(xiāng)親,大家聽好了,槜李進貢朝廷,每年一擔,是雷打不動的,可是今年就采摘了這么一筐,還差一大截哩!如果老佛爺怪罪下來,你我大家的性命就不保了!本縣身為父母官,為了拯救大家,只好幫大家出個主意,希望大家傾盡家底,一定照辦!”
原來,師爺為范知縣出主意,說既然槜李裝不滿一擔,那么就用珍珠湊數(shù)。可這些珍珠哪里來呢?當然是要嘉興縣的老百姓拿出來啦!
村民們一聽要他們拿出錢財來購買珍珠湊足槜李之數(shù),都急了,因為村民們的生活本來就苦啊。但范知縣哪里會憐憫百姓,讓衙役們一家一家挨戶搜,凡有值錢的東西,全部搜去。就這樣折騰了幾天,嘉興縣各村的每家每戶都給翻了個遍,最后連豬羊雞鴨這些家畜家禽也都搜了去,直把嘉興城鄉(xiāng)鬧得雞犬不寧,大人罵小孩哭,有幾家村民沒了活路,便合家自盡了。
范知縣用搜刮來的錢財,換成許多珍珠,裝進槜李筐,湊成一擔,多余的錢財便自個兒吞沒了,然后親自押送進京。來到京城,獻上珍珠和槜李。慈禧皇太后見那槜李紫嘟嘟、亮晶晶,隨手拿起一顆,在太監(jiān)李蓮英的指點下,用指甲挑破果皮,用嘴一吮,滿口生津,果然鮮美無比。又見筐中墊有無數(shù)珍珠,更是高興,當下傳下懿旨,說嘉興縣令范德圣辦事有方,調(diào)任吏部任職。
范知縣調(diào)任京城后,嘉興縣新上任的知縣姓林,名叫林如晦。林知縣原是進士出身,因不善吹拍,所以調(diào)來調(diào)去,總是個七品知縣的職銜。林知縣娶妻娘家也姓林,林夫人自幼熟讀詩書,而且聰明過人,夫婦兩人閑來吟詩作畫,談古說今,倒也其樂融融。
林知縣攜夫人到嘉興上任后,見百姓生活艱辛,很是憐憫。轉眼到第二年夏天,朝廷的圣旨又下來了,要林知縣辦妥一擔上品槜李,火速送往京城。
林知縣接到圣旨,不敢怠慢,當即到各村催促貢品。誰知因上年大旱,許多槜李樹都枯死了,所采摘的槜李,還沒有去年的一半。老百姓知道又要大難臨頭了,家家戶戶抱頭痛哭,有幾家干脆柴門一關,出門逃難去了。
林知縣心中焦急,眨眼幾天過去,朝廷見嘉興縣貢品遲遲不到,便又下圣旨催討,著嘉興縣令從速辦齊貢品,三十天內(nèi)護送進京,如有延誤,連同嘉興百姓,從重處罰!
林知縣接到圣旨,心中更急,他暗暗為嘉興百姓嘆息:這奇珍異果,竟成了當?shù)匕傩仗自诓弊由系囊坏兰湘i,可又實在沒有辦法幫他們,只是急得在后堂團團打轉。
林夫人見丈夫失魂落魄一般,便問道:“老爺為了何事這般著急?”
林知縣長嘆一聲,把朝廷兩次下旨催討貢品槜李的事和夫人說了。林夫人道:“難道就沒有其他辦了嗎?”
林知縣道:“去年范知縣是用珍珠墊筐的辦法,向老佛爺交了差。但想我雖然為官多年,卻兩視清風,家無余錢,又怎么忍心向百姓攤派?可如不把槜李進貢朝廷,自己獲罪倒也罷了,還要使嘉興百姓遭殃呢!”
眨眼幾天過去,林夫人見丈夫整個人瘦了一圈,心中不忍。這天,她忽然想出了一個主意,對林知縣道:“老爺,若要讓嘉興百姓免去 這場災禍,為妻有個主意,只不過……”
見夫人說話吞吞吐吐,林知縣急道:“夫人有話盡管說出來,只要能使嘉興百姓免去這場災禍,本人不做這七品芝麻官也罷!”
林夫人道:“如真的依為妻之言,又豈是不做那七品芝麻官那么簡單!不過,有老爺這句話,為妻就說了,為妻這個主意,老爺不僅要丟官棄職,恐怕還要掉腦袋呢!”
林知縣驚問道:“不知夫人出的什么主意?”
林夫人四顧夫人,才附到林知縣耳邊,輕輕說出一番話來。
林知縣聽了,大吃一驚,臉上頓時變了色。林夫人見丈夫猶豫,便道:“老爺雖寒窗苦讀,得了這一官職,但朝廷為一擔貢品,竟要株連一縣百姓,老爺難道不覺得心寒!而且,為妻也厭倦了這官宦生涯,老爺若依了為妻的主意,一旦僥幸得脫,我們夫妻也可以閑云野鶴,清逸一生!”
林知縣終于一咬牙,道:“就按夫人的意思辦!”
第二天一早,嘉興城東南西北四城門口赫然貼出了四張縣衙告示,告示上寫著:
嘉興出產(chǎn)的槜李,歷來為朝廷貢品,但近年來槜李品種蛻變,慈禧皇太后食用后身體不適,特下旨將嘉興縣各村槜李樹全部砍光伐盡,本縣奉皇太后懿旨,砍盡城鄉(xiāng)槜李樹,凡本縣百姓,自行砍伐,不得遺存一棵。
行人見了告示,相互告知,起先村民們還不相信,但一見告示上那紅艷艷的縣衙大印,才知確是真的,頓時城鄉(xiāng)一片歡聲雷動,想總算可以伐盡這些禍根了。村民們當即動手,執(zhí)斧荷鋤,把原來精心種植的槜李樹盡數(shù)砍倒。
卻說慈禧皇太后在京城左等右等不見槜李送到,正要下懿旨再次催促,卻聽到一個消息,說嘉興縣的百姓將槜李樹盡數(shù)砍光了。她不由大怒,叫道:“反了,反了,竟敢把貢品槜李樹砍伐!”當即命已在吏部任職的原嘉興知縣范德圣為欽差,攜尚方寶劍,趕往嘉興縣,如查出砍樹事實,將砍樹村民無論男女老小,一律斬首示眾。
范欽差奉旨,便帶了一群如狼似虎的隨從,騎著快馬日夜兼程,趕往嘉興縣,到了嘉興地界,只見那接官亭冷冷清清,也不見知縣林如晦迎接欽差,心中更是氣惱。待到了城郊北村,巡視槜李林,只見滿地殘枝,那些粗壯的槜李樹,竟已被村民劈開曬干,準備作炊 柴之用了。范欽差又氣又怒,當即把北村村民聚在一起,要用尚方寶劍斬殺。
村民們這才知道闖了大禍,他們連忙拿出林知縣張貼在四城的縣衙告示,說是奉知縣林老爺之命,將槜李樹砍伐。眾村民又一起高呼冤枉。
范欽差一見告示上紅艷艷的縣衙大印,才知道是知縣林如晦出告示讓村民們伐盡槜李樹的,只得放過北村村民,又見其他各村的槜李樹也被全部伐盡,不由勃然大怒,破口大罵林如晦竟敢違抗朝廷圣命,讓村民伐盡槜李樹,便帶了隨從直奔嘉興縣衙而去,要把林知縣帶往京城治罪。誰知趕到縣衙,哪里還有林如晦的人影,只見大堂上高懸著那顆官印,案上用鎮(zhèn)臺壓著一張紙,紙上寫著幾句顧口溜:
江南槜李海內(nèi)名果只因味美禍及鄉(xiāng)民吾為縣令于心無忍假傳懿旨伐平禍根。
范欽差讀了順口溜,知道林知縣已經(jīng)掛印走了,他萬般無示,只得拿了那首順口溜,回京復命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