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18,我的父親也40有余了,我們的關(guān)系始終像隔了一條淺淺的河,有時好久不下雨,河水干涸,我們和美的抱在一起,可是潮起時,我們又回到了自己的殼里,冷漠而疏離。
我的家庭里,母親像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超人,包攬了我和妹妹生活中所有事物,從瑣碎細節(jié)到大事決策都是媽媽親力親為,父親總是不著家,像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只有偶爾犯下大錯,父親的巴掌從來不會缺席,我也哭也鬧,賭氣講父親不愛我,對待母親和我們幾多過分。久而久之,有時候甚至覺得父親不在家時更為肆意?墒强吹狡渌『⒑透赣H親密無間也會眼紅羨慕,也想像其他小孩那樣跟父親撒嬌,和他談談心。我總是從細枝末節(jié)里捕捉他對我的愛,安慰自己,你看,爸爸也還是愛你的啊,他只是不善于表達,可是我多想他能愛我像媽媽一樣,可以忽略細節(jié)。
就像朱自清只能從父親的橘子中寫出父愛,陳奕迅坐著父親的單車后,遲遲不愿意撒手,我也總是因為父親的一通電話,一塊蛋糕,尋覓出他愛我的證明。然后暗暗開心好多天,好幾年后也會炫耀般的提起,你看,我爸很棒吧。
傳統(tǒng)中國家庭里,父親是一個很別扭的角色,一方面他試圖建立某種權(quán)威,另一方面,他本人的見識和素質(zhì)又一次次讓這種權(quán)威失去合理的意義。除了少數(shù)善于學習改進,思想現(xiàn)代的父親,很多傳統(tǒng)的父親都會成為子女發(fā)展道路上的阻礙和陰影。一無是處的大男子主義,常常使子女苦不堪言,孝,變成孩子心里的一根刺,躲不開繞不過,深深地扎在血肉里,長在人格中。
而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沒有誰敢否認是中國曾經(jīng)的并且現(xiàn)在也普遍殘存的重男輕女的糟粕思想在作祟。男人應該用責任撐起一片天,而不是狂妄自大只手遮天。為何中國的離婚率如此之高,為何8成的小孩和父親并不親近,為何一個好爸爸如此的難得,我想大家早就應該想想這個問題了吧,我不提倡女權(quán),但一段婚姻關(guān)系中,兩個人身份平等,相互尊重的感情,從古至今又有多少真正做到呢。
太多太多的阿姨結(jié)婚后過的并不快樂,柴米油鹽,熬黃了臉,消沉了心。婚姻像是一道枷鎖,沉重的拷起了她們,多年以后問起為何會在一起,為了小孩,為了習慣,為了生活茍且,可曾有人講,因為年少時的歡喜沉淀為愛,這份舒適如酒漸濃,老去也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