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槳一下一下的拍打著水面,劃開一道道波紋,烏篷船在水中緩慢的前行著。呢噥細雨打濕了弄堂中清秀的石板路,以及一樹新開的桐花。一雙燕子低低飛入了陌生人家屋檐下,探著腦袋,打量著橋下系繩的蓑衣老翁,和橋上持傘漫步的素裙姑娘。
那姑娘撐著傘在橋上站定,隔著細密的雨簾望向橋的那一端,在橋那頭的一條小巷子里,曾經(jīng)住著她最親愛的外婆。那是她人生中最美麗的一個夢,彌漫著朦朧的雨霧和香甜的桂花糖味兒。
那一年,她在淮水之南的一戶人家里呱呱墜地。她生下后的第二年,父母便去了外地,她便理所當然的留給了她的外婆。于是,在她還未能開口說話的年紀里,便已聽遍了這個江南小鎮(zhèn)里所有的歌謠。而她最喜歡的卻是,每每夜半時分,外婆將她摟在懷中,輕輕哼唱的那首清清淡淡,動聽婉轉(zhuǎn)的曲子。后來,梳著羊角辮的她最愛做的一件事便是整日得跟在外婆身后,哼著那一段清麗的歌兒:
“搖啊搖,搖啊搖,船兒搖過外婆橋……”
搖啊搖,當日子從十五搖到了秋分,便是能吃到外婆親手做的桂花糕的時候了,這是她一年中除了過年最期盼的日子。每當她的小手捧著一兩塊糖糕,蹲坐在小小的院子里看著外婆摘著桂花時,那股子甜甜的味道總會一下鉆到她的小心尖兒上去。雖然她那時還不大懂得“幸福”的含義,卻已經(jīng)嘗到了幸福的味道。
外婆有時還會把摘下的花兒封起來釀酒喝,那些香氣醉人的小花被裝在用泥土封起來的壇子里,一直到第二年的清明才打開。壇子一開啟,便是滿巷子的酒香。小時候的她嘴饞,總想去嘗一嘗,可外婆卻不愿,常常要軟磨硬泡上一番,外婆才肯用一只淺淺的小碟子,給她盛上淺淺的一層。可即便是這淺淺的一層,她也如獲至寶,百般的護著,跨過門檻時也要把小腳高高的抬起,免得因絆倒而灑了這一層淺淺的玉露瓊漿。
時光總在歲末大雪初霽時悄悄走過,轉(zhuǎn)眼已六年。她的父母在她七歲時將她接到鎮(zhèn)上的學校讀書,為此,她不得不在還未來得及吃上一口桂花糕的時候,含著淚,跟著父母離開了笑容滿面的外婆和香甜的桂花。她總想著什么時候能再偷偷的回去,可是距離太遠,遠到相思太長卻怎么也寄不到。
后來,她終于是沒有機會回到那條彎彎的小巷,也終于再沒有機會吃到甜甜的桂花糕,一口一口抿著淺淺的瓊漿——她的外婆,在她走后的第七年,永遠的睡去了。
再后來,當她再次回到了那個記憶中曾經(jīng)回蕩著桂花香的地方,那條安靜得仿佛不曾存在過的小巷,已成了熱門的景區(qū)。小巷深處那桂花飄蕩的小院早已不見蹤影。巷口的那棵桂樹依然濃綠,可透明櫥窗里的那塊塊桂花糕卻早已不是當年記憶中的味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