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傍晚漫步在林蔭大道上,迎面而來的徐徐秋風讓人感覺分外涼爽,高大的道旁樹在硬朗之中也透出幾分蕭索,再濃郁的深綠也終究敵不過秋風。一片片飄落,一葉葉堆積,一陣陣隨風卷起又低落。想起宋玉“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詩句,頓時覺得古人之言真的是精辟之至,寥寥數(shù)字,秋意之境全現(xiàn)。
學校周圍有座古觀音禪寺,寺中有一棵銀杏樹,相傳是唐朝時李世民所植,如今早已長得高大挺拔。前些日子慕名去過一次,寺廟很老,寺中僧侶不多,銀杏樹很大,可能是處在深山中的原因,葉子并沒有想象中的黃,而是一片蒼勁的濃綠,令我想起“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名句,山中的氣溫始終比外面略低,感覺秋意總會濃一些。此行總覺得不夠稱心,專程奔著銀杏樹去的,想著黃葉滿地的美景,但終究是錯付了。
今日早起,看著日頭不錯,陽光暖暖的斜照著葉子落盡的樹干,望著近在眼前的終南山,云霧在山間忽隱忽現(xiàn),整座山都增添了一分神秘,一時興起,也就由著性子一路朝古寺走去。清晨的露水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路上都在貪婪的領略秋景,輕快的步子很快便到達目的地。早起的人并不多,寺中只有些許僧侶在打掃,深山中安逸的古寺此時更多了幾分清幽,瓦礫上還留著昨夜露珠的痕跡,淡淡的香火味讓人分外舒服,信步便走到銀杏樹下,成片成片淡黃的葉子隨意堆積,天然之美勝過任何人工的堆砌,樹上的葉子并沒有落盡,抬頭仰望,滿眼金黃,仿佛整個人置身與落葉的海洋,情愿在它面前變得渺小卑微,相比前幾日的綠意,今日的銀杏樹更顯魅力。
對這株古樹,更多的是敬畏吧,在現(xiàn)代文明還沒有發(fā)源的時候,它就已經(jīng)屹立在了這里,像一位灑脫的智者,靜靜的歸隱山林,默默地關注著外界的一切變化,它不說話,卻像在思考。
這座寺,這棵樹,在不知不覺中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我的一種信仰,忙碌煩躁之時,總想著能有一個地方可以讓自己迅速安靜下來,遠遠的望著那角懸飛的屋檐,那串空掛的塔鈴,總有一種瞬間讓人空洞的魅力,放空一切,就這樣靜靜的和古剎融為一體,默默感受它的存在,體味著自己的渺小,感悟著禪宗的美妙。
同行的人有很多,大抵都在拍照留念,真正為著它來的人又有多少,就像導讀老師說的,既然去一個地方,就要在它的自然美之上感受它的人文美,我愿意從同樣的風景里走出不同的心情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