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的悲涼和絲絲懷念的味道。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也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清晨,窗外的小雨淅瀝瀝地下著,看到過往的人們匆忙忙的走過,手中拿著一束花。這時使我突然想到那日的延安之行——悼念路遙。
在去延安的路上,一直保持著敬畏之心,這一顆璀璨的星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占據(jù)了一定的地位。同時,又很好奇,路遙到底有什么樣的經(jīng)歷,讓他在這短暫的生命歷程里創(chuàng)造出巨碩的著作,實現(xiàn)了他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終于來到了讓人期待的路遙母校——延安大學(xué)。參觀了路遙文學(xué)紀念館,那一幅幅畫面,一串串文字都是對路遙一生的真實寫照。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路遙手撐著墻,滿臉沉思的一副畫,似乎他在思索,又好像在惆悵,讓人從心底里突發(fā)一股力量。
在去往路遙先生的墓前,一路崎嶇婉轉(zhuǎn),這似乎象征著路遙一生的顛蕩起伏,注定他一個是不平凡的人。來到了墓前,映入眼簾的是13個大字“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親眼看到這一句話,更讓人感受到路遙先生在創(chuàng)造理想時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艱苦卓絕的耐力。這些精神都時刻激勵著我們青年人不斷前進,路遙的精神我們會謹記。在讀悼念路遙發(fā)言稿時,風在四面八方嘶吼著,似乎和我們一樣在吶喊,使我更有勇氣和力量去表達對路遙的崇敬之情。在讀完路遙發(fā)言稿后,淚水流過臉頰,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fù)。
不知何時雨停了,城市也變的喧鬧起來,但是這一次延安之行給我的力量永遠不會停留,即使在這思想紛雜的社會里,我們更應(yīng)該有“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精神。
這清明的味道淡淡的懷念,淡淡的悲涼。 |